關于忘遺的詩詞(622首)
561
《寄時天彝》 宋·劉黻
亭亭萬木林,古柏集新翠。
凌厲雪與霜,不凋自天粹。
清廟嗟欲頹,誰堪棟梁器。
之材百世珍,造物巧相遺。
予抱憂國心,相逢喜忘寐。
562
《過吳門感前游》 宋·林景熙
回首前游夢未忘,江云漠漠樹蒼蒼。
客心空老鶯花月,詩貌不肥魚稻鄉。
白虎氣銷遺瘦石,采虹影冷臥斜陽。
當時已嘆來麋鹿,后二千年更斷腸。
563
《學士柏》 明·李東陽
翰林后堂有二柏,竹巖柯先生所種也。
東陽承詔受業,今三十年,柏已郁然,而先生棄諸生久矣
。
間出題課諸吉士,弋陽汪俊抑之有‘一日百匝行樹底’之
565
《題先生廟》 宋·晁公溯
天地收霸氣,丘原余閟宮。
野人相指示,旁有若堂封。
當時大耳兒,甚似隆準公。
夫豈忘故都,崎嶇巴蜀中。
568
《挽王郎中五首》 宋·陳淳
剖竹毗陵郡,乘軺古趙城。
活民均惠澤,報主一忠誠。
強御斂蹤伏,奸欺束手清。
至今誦遺愛,何日可忘情。
569
《敘趙守備學釋菜會馂》 宋·陳淳
嘉定四年日在房,趙侯來守南清漳。
下車百事所未遑,先務化原修泮宮。
發帑市材鳩眾工,改偏易陋規模洪。
大門復舊正當陽,直挹名第真仙峰。
571
《挽鄉守樓宗簿》 宋·陳宓
漢代推循吏,周邦重魯儒。
庭中無滯訟,身后有遺書。
生為忘家窘,形因治郡癯。
天人同一理,好惡不應殊。
572
《和陳教》 宋·陳宓
昔我壬子歲,辭家莆山陽。
迎婦丞相府,調官君子鄉。
于時公聲名,豈獨梁楚揚。
聞者盡興起,見者齋以莊。
573
《勸學》 宋·陳普
七閩四海東南曲,自有天地惟篁竹。
無諸曾擁漢入秦,歸來依舊蠻夷俗。
未央長樂不詩書,何怪天涯構板屋。
人民稀少禽獸多,云盤霧結成烜燠。
577
《漢中行》 宋·杜范
思昔漢中殆,羯奴自荒逖。
驅侵警邊陲,腥臊污華國。
官守蒙胡塵,宮廟入胡域。
奸回執國命,地土輕棄擲。
578
《秀亭秋懷十五首》 宋·方回
一針落大海,萬古無還期。
纖纖刺繡女,斷腸終爾思。
物重干將去,心愿精衛為。
鄰嫗適有此,殷勤來獻之。
铦鋒貫彩縷,縫紉實所宜。
匪妾舊時物,愴然雙淚垂。
如何大丈夫,忘恩忽如遺。
580
《全真教隨喜》 宋·方回
全真遺教契清寧,蕭散無為養性靈。
百歲萍蓬無定跡,一身土木已忘形。
陳言不用參同契,祠法何須急律令。
中有異人殊未測,倏然輕舉上青冥。
* 關于忘遺的詩詞 描寫忘遺的詩詞 帶有忘遺的詩詞 包含忘遺的古詩詞(62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