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忘言的詩詞(1662首)

    941 《三友篇贈珪老》 宋·許翰

    平生我三友,四海吳李孫。
    抱能不時施,戎馬生中原。
    孫既北隨難,落日黃塵昏。
    吳亦南投荒,蠻瘴愁朝暾。

    942 《許希》 宋·顏太初

    京城名利涂,車馬相奔馳。
    其間取富貴,往往輸巫醫。
    前后十數輩,身沒名已隳。
    獨有許希者,蘊蓄何瑰奇。

    943 《深靜堂》 宋·葉抑

    亂山蒼蒼溪曲盤,煙林漠漠風生寒。
    地幽景絕豈易到,中隱蕭寺環峰巒。
    山僧淳樸寺亦古,筑室為堂蔽風雨。
    深靜豈與眾緣同,萬法不傳歸妙處。

    944 《夏日觀農》 宋·尤概

    行行曠野間,田家功正甫。
    老農謂予言,此中情難數。
    焦枯慮連旱,陰損慮積雨。
    插蒔復耕耘,酷日無從拒。
    豈不愛四肢,望歲忘其苦。
    但愿慶豐年,得給人三鬴。

    945 《再用前韻》 宋·袁甫

    瑚璉區區只小成,休言果藝與忠清。
    圣師忘食兼忘老,地久天長日月明。

    946 《送樓叔韶尉東陽三首》 宋·袁燮

    尉職最親民,亦足行所學。
    吾民茍安枕,微官有余樂。
    嘗聞長老言,人性原不惡。
    迷涂偶忘返,見善寧不怍。
    君能春其初,治行乃超卓。

    947 《題梅山》 宋·張景端

    作尉南昌日,投書北闕頻。
    忠言不悟主,直節恥為臣。
    漢室多災異,吳門念隱淪。
    掛冠忘寵辱,蒙袂出埃塵。

    948 《論語絕句一百首》 宋·張九成

    須知有慾不為剛,血氣乘之反類狂。
    所以孟軻言直養,要令無助亦無忘。

    949 《題寶蓋巖寺》 宋·張士遜

    身為冠冕留,心是云泉客。
    每到云泉中,便擬忘歸跡。
    況茲寶蓋巖,天造清涼宅。
    稅車官道邊,誰知愿言適。

    950 《次袁說友巫山十二峰古風二十五韻》 宋·張縯

    化工神偉開物姿,劖石萬仞不作癡。
    巍峰聳立威鳳舉,急挾怒流奔馬遲。
    隱然萬里形勝重,信矣四海游觀奇。
    天開匹練勢巀頁,云擁列嶂青參差。

    951 《秋晴出游歸偶賦》 明·張掞

    江雨夜來歇,日出殘氛散。
    掩書下帷行,獨步涇邊岸。
    岸竹泛晴光,涇流亂以燦。
    清風吹瀏瀏,誰識水上渙。

    952 《勸孝》 宋·趙與泌

    三復蓼莪思二親,親恩天地無比倫。
    生我鞠我長育我,出入腹我何艱辛。
    為人這子欲報德,吳天于我心罔極。
    順承猶恐莫酬恩,況敢忘恩為悖逆。

    953 《游延福寺》 宋·趙曾頀

    行行出西郊,稍覺囂塵遠。
    風景既已殊,磽確頗忘倦。
    南安古雄州,今亦壯哉縣。
    九日一佳景,居然在郊甸。

    954 《觀汪丞相所藏崔白畫羅漢》 宋·折彥質

    山堂漠漠開曉煙,何許大士當四筵。
    坐忘默識形骸外,持缽植杖風露前。
    老龍欲奮屢回首,於菟甚馴非畏鞭。
    小兒已解辨人我,抱頭怖走成癡顛。

    955 《過太平州拜李端叔遺像》 宋·折彥質

    東來已數月,弛擔已渺茫。
    猶喜災患身,獲登先生堂。
    肅衣拜遺像,依然雙頰光。
    宛若侍坐側,妙語發天藏。

    956 《觀孔義甫與謝致仕詩有感》 宋·鄭俠

    人生足清閑,天下第一福。
    惜哉聲與利,舉世方逐逐。
    君子耀軒裳。
    小人腴口腹。

    957 《斤兩頌》 宋·周無所住

    不圓不缺行中道,著意忘懷便落偏。
    更言二八一斤數,開眼明明被孰瞞。

    958 《過唐荊川太史隱居》 明·陳鶴

    惟君愛嘉遁,結屋向江村。
    遠月長隨棹,殘潮自到門。
    心無時事累,家有古風存。
    已得川中樂,都忘河上言。

    959 《入閩》 明·陳束

    海國深秋別,山關入望窮。
    人家青壁里,鳥道綠蘿中。
    地暖收蒟葉,天寒折桂叢。
    嵐蒸晴亦雨,瀑落靜還風。
    靈藥繙經識,訛言待驛通。
    問耕留野老,賦食與山童。
    直是忘機甚,非將大隱同。

    960 《贈張翁茂仁二丈》 明·程嘉燧

    達士志匡時,經緯隨弛張。
    小儒競枝葉,雕繪攻詞章。
    張翁磊落人,所思濟時康。
    上下數千年,抵掌如傾囊。

    * 關于忘言的詩詞 描寫忘言的詩詞 帶有忘言的詩詞 包含忘言的古詩詞(16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