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忘我年的詩詞(869首)

    761 《九日同韶美誼夫登妙明分韻得光字》 宋·王灼

    野迥半留日,云薄初護霜。
    一傾萸菊酒,三肅翰墨場。
    諸君黨友賢,獨我鬢毛蒼。
    滿引雖云樂,分攜亦自傷。

    762 《次韻劉寬夫》 宋·李彌遜

    向來志功名,唯恐著鞭后。
    老來倦軒冕,待兔但知守。
    晨昏課朱墨,歲朋計升斗。
    微官成底事,坐費白駒晝。

    763 《贈吳思道》 宋·曹勛

    某也極連蹇,世緣牽喧卑。
    久困戎燼間,方與鞍馬辭。
    得奉宮觀祿,遽失糟糠妻。
    淚零繐帷風,春慘中梱悲。

    764 《和韓司諫叔夏樂谷五吟·蒲團》 宋·胡寅

    少年慕簡冊,編蒲抄古書。
    有聞未能行,常恐迷劂初。
    青氈雪窗夜,臥起卷復舒。
    歲久亦穿穴,客冷不及渠。

    765 《次劉坦見和》 宋·胡寅

    君以苛留我罪遷,鄉情相值且忘年。
    歸心莫共孤云遠,定性當如皓月圓。
    沂水舞雩方有詠,曹溪尋派即無緣。
    向來策杖經行地,不礙如石舊壁煙。

    766 《贈邢子友》 宋·胡寅

    憶昔筮仕初,典教洛學者。
    故家多遺俗,住叩冠屢整。
    得交邢公子,伯仲皆豪穎。
    湖園萬竿竹,伊水注深靜。

    767 《和陶命子韻示津調官》 宋·吳芾

    我幸此生,不忘本始。
    身雖朝廷,心實田里。
    所以暮年,知足知止。
    以進為憂,以退為喜。

    768 《又和謝良輔惠箭筍》 宋·吳芾

    卜得幽居山繞屋,四圍景物何紛郁。
    門前掩映百垂楊,墻里回環萬修竹。
    風來花氣競薰人,日出鳥聲渾滿谷。
    檐前花樹盡堪攀,砌下清泉常可掬。

    769 《次韻李判官見贈》 宋·李石

    須髯殘雪兀陳編,煬者何由更避煙。
    榮宦君方收晚歲,論交我亦得忘年。
    佐州相與營杯水,有路從今出甕天。
    一日尚能千里駕,此間老驥不須鞭。

    770 《悼邦節弟》 宋·姜特立

    皇考憐同出,青已并廬。
    前春曾訪我,無月不來書。
    易感中年后,難忘少長初。
    倏然成夢幻,歲晚重欷噓。

    771 《過分水嶺》 宋·李洪

    江南山盡處,開辟如石門。
    下有琴筑聲,哀湍激箭奔。
    殘雪護峰頂,篁竹如四垣。
    老翁僅百歲,曝背抱兒孫。

    772 《題水墨羅漢》 宋·李洪

    大士神通超一切,果成道備棲覺地。
    龐眉山立孰寫真,水墨良因作游戲。
    明窗棐幾氎巾凈,竹爐柏子香云細。
    條繩乍解目增明,短幅溪藤聯數紙。

    773 《送野上人游西山》 宋·李洪

    詩名翰墨獨兼全,海上從游十許年。
    進退兩忘中有德,律禪不礙任隨緣。
    岫云又作無心出,桃塢何勞一笑妍。
    好把經行寫新詠,他時寄我小山篇。

    774 《游西山次范丞韻》 宋·樓鑰

    東風吹我上西岡,更覺僧房白晝長。
    草色已翻新歲碧,梅花只是去年香。
    好山圍繞屏三面,野竹蕭森玉數行。
    千里同游逢范叔,綈袍他日未相忘。

    775 《催老融墨戲》 宋·樓鑰

    古人惜墨如惜金,老融惜墨如惜命。
    濡毫洗盡始輕拂,意匠經營極深夐。
    人非求似韻自足,物已忘形影猶映。
    地蒸宿霧日未高,雨帶寒煙山欲暝。

    776 《送趙至道節推》 宋·樓鑰

    君來入幕恰三年,我幸投閑識此賢。
    婉畫時時因事見,素風凜凜信家傳。
    易林律本君須寄,月窟天根語未圓。
    問訊難兄無恙否,相忘千里各瀛壖。

    777 《復用前韻且約攜琴尋花下之盟》 宋·楊冠卿

    吟箋寫就訊難通,人在千巖紫翠中。
    談笑尊罍有余樂,交游氣概壓群公。
    忘年許締金蘭好,佳處何妨杖履同。
    我欲攜琴坐花底,乞君妙曲奏松風。

    778 《林子長見訪泊舟姑蘇臺下有詩因次其韻》 宋·虞儔

    懷人玉樹向風前,明月中秋動隔年。
    勝處杯中忘爾汝,幾回紙上落云煙。
    已能命駕來吳苑,未許回舟指霅川。
    顧我從來無此客,漁蓑那得戀江邊。

    779 《冬晴三首》 宋·趙蕃

    我家讀書堂,堂下才幾席。
    常年曝背地,兄弟兼子侄。
    長者坐藜床,稚者把書帙。
    此段不可忘,何時復能集。

    780 《溧水道中回寄子肅玉汝并屬李晦庵八首》 宋·趙蕃

    借宅亦種竹,知子未忘此。
    竹間有余暇,塵事勿到耳。
    行年且半百,太息我與爾。

    * 關于忘我年的詩詞 描寫忘我年的詩詞 帶有忘我年的詩詞 包含忘我年的古詩詞(86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