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忘憂的詩詞(933首)

    761 《題明發高軒過圖》 宋·陳師道

    滕王蛺蝶江都馬,一紙千金不當價。
    異才天縱非力能,畫工不是甘為下。
    今代風流數大年,含毫落筆開山川。
    忽忘朽老壓塵底,郤怪鳧鴻墮目前。

    762 《寄邢和叔》 宋·陳師道

    昔作梁宋游,幽憂廢朝昏。
    閉門無往還,不厭兒女喧。
    隔墻聞剝啄,暮夜誰扣門。
    知是邢夫子,低回過高軒。

    763 《梁山泊》 宋·陳師道

    積陰風易作,隆寒聲益急。
    百為定有數,一動必三日。
    奔隤水勢壯,犦胅波頭立。
    前行後浪促,突起旁抶射。

    764 《寄晁說之》 宋·陳師道

    閱世真難記,如君自不忘。
    尚於書太簡,正以懶相妨。
    與有還家樂,終無郤老方。
    莫須憂潦倒,未許細商量。

    765 《謝傅監》 宋·陳師道

    好士如好色,昔聞今則無。
    平生席為門,未識長者車。
    曠士慕林谷,羈人辱泥涂。
    愿為執鞭役,莫順下風趨。

    766 《求志書院詩四首陳師道履常之所居也》 宋·李廌

    君氣久已浩,君志復何求。
    同聲久絕和,一見忘百憂。
    藜藿鄙膏粱,絺綌傲孤裘。
    德輝下可覽,安用翔九州。

    767 《上姑丈閭丘通牧少卿》 宋·李廌

    天下一大器,安危系平傾。
    哲王慎民監,措術如和羹。
    辛甘或偏長,非可制割烹。
    五味既可口,君子嘗曰平。

    768 《谷隱飲中以采菱渡頭風起策杖村西日斜為韻探》 宋·李廌

    山川納商氣,凜凜天地秋。
    草木將玄黃,詎肯烏我頭。
    蚤歲謬懷璧,轗{左車右稟}轍欲周。
    富貴來無期,舍鞅息林丘。

    769 《鹿門寺》 宋·李廌

    蓬萊鹿門道,莽莽漢津渡。
    川涂兩緬邈,今古同此路。
    德公厭州里,翁媼是中去。
    風流可引想,千載豹隱霧。

    770 《有懷都下寒食》 宋·李廌

    上國茲晨每豫游,仙仗繚繞來瀛洲。
    天王高御寶津樓,侍臣壁立環諸侯。
    簫韶引風搖樹羽,晴波飛影動宸旒。
    闌干仙人深霧縠,樓前彩纜系龍舟。

    771 《華嚴庵》 宋·李廌

    人生奧區中,猶如繭中蠶。
    欲窮無然心,足力有不堪。
    終南有五虎,銜牙坐耽耽。
    乃有忘軀人,臨穴已擬探。

    772 《送許東傳》 宋·李新

    轉蓬孤鶴昔流人,千里樓西客此身。
    江梅相忘魚自樂,雪霜已過樹回春。
    長安索米非方朔,谷口耕云待子真。
    收拾從來憂國淚,太平無復事沾巾。

    773 《與德洪明甫伯與暮春六日同登烏飲於浴鴉池琴》 宋·李彌遜

    老懷不知春,但愛遠峰碧。
    乘高恣遐觀,未快雙目擊。
    稍為松根坐,遂與參井逼。
    女媧補天馀,墜此百煉石。

    774 《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游山三首》 宋·鄧肅

    門前如市不入耳,忘言隱幾心如水。
    紛華時逐長安兒,清爽何似毛錐子。
    我雖事業未如人,天公不等吾弗嗔。
    獨步高山尋兀室,默坐燒香已悟真。
    世事繽紛俱謝絕,叩角自歌愚且拙。
    誰暇投書追賈誼,更憂銅弊雜鉛鐵。

    775 《寄魏相之》 宋·馮時行

    胡塵漲中州,大雅欲陵替。
    遮眼惟甲兵,開口無丁字。
    君從何方來,落落清廟器。
    豈覓佳吏部,惠然枉輪駟。

    776 《蒲團》 宋·馮時行

    瘦骨何支離,老鶴驚晴霜。
    軟苧聯溪蒲,一榻風月堂。
    四序自鱗次,跏趺貫炎涼。
    達官重錦茵,妙姬羅衣裳。
    寒士倚清秋,憂居涕浪浪。
    此君勿相留,我欲坐相忘。

    777 《青苔篇》 宋·曹勛

    陵陸變滄海,復作清淺流。
    扶疎蕊淵桂,先驚蒲柳秋。
    姑蘇臺未乾,坐見麋鹿游。
    秦皇正游覽,黃屋指沙丘。

    778 《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鮮不嗜酒》 宋·胡寅

    美祿無過酒,星泉奠兩儀。
    端由皆作圣,意趣少人知。
    肇命惟元祀,迎春祝壽祺。
    功深資藥石,力厚起疲贏。

    779 《送余澤還義興》 宋·胡寅

    挾策漳濱兩韶稚,君后南隨州計吏。
    相逢冠歲璧池頭,頓覺詞華使人惴。
    謂宜云路恣騰踏,豈料霜蹄多蹶躓。
    君才視我十倍加,蓄積那堪五經筍。

    780 《和陶命子韻示津調官》 宋·吳芾

    我幸此生,不忘本始。
    身雖朝廷,心實田里。
    所以暮年,知足知止。
    以進為憂,以退為喜。

    * 關于忘憂的詩詞 描寫忘憂的詩詞 帶有忘憂的詩詞 包含忘憂的古詩詞(93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