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心底的詩詞(1482首)

    981 《萬法歸一歌》 宋·白玉蟾

    金丹大蘂妙無窮,一點丹頭內外紅。
    真汞真鉛才入手,片時伏虎活擒龍。
    黃公聘入丁公舍,巽位吹噓九轉功。
    十月胎圓坎離外,紫云飛出玉爐空。

    982 《景德觀枕流》 宋·白玉蟾

    寒泉瀉破青山腹,青山不改寒泉綠。
    幽人一心泉石心,倚溪著此數椽屋。
    窗外飄噴萬斛珠,枕邊玲瓏一片玉。
    山澗金龍嘯欲飛,澗底銀蟾清可掬。

    983 《題諸葛繡香園》 宋·白玉蟾

    碧桃枝上東風轉,一點陽和開柳眼。
    何人收拾羅浮香,藏在此園天不管。
    每歲東君召勾芒,玉壺淡淡晴煙暖。
    佳人有恨嫌花遲,王孫不來空草偃。

    984 《白蓮詩》 宋·白玉蟾

    淵明歸西天,不作東林社。
    不見張昌宗,無人舉此話。
    誰家栽綠荷,薰風漾碧波。
    波底水晶空,化出玉姮娥。

    985 《落梅》 宋·白玉蟾

    惆悵風前問落梅,既開不久底須開。
    芳心未忍輕離折,更遣殘春度水來。

    986 《泛舟黃橋歸廬山》 宋·白玉蟾

    清風為我送歸船,數粒青松起薄煙。
    帆影驚飛秋水雁,櫓聲攪斷夕陽蟬。
    幾人家在溪頭岸,一片云生水底天。
    滿眼良朋無好酒,此心已掛九江邊。

    987 《西湖大醉走筆百韻》 宋·白玉蟾

    廼先天皇君,萬有七千祀。
    迄彼大庭時,對於葛天氏。
    邈計幾何年,是生余小子。
    上清太極公,造道窮天髓。

    988 《櫂歌九章寄彭鶴林》 宋·白玉蟾

    碧潭藏老龍,夜半水底吟。
    激飛寒空露,凄動幽人心。

    989 《贈天慶觀》 宋·白玉蟾

    買得螺江一葉舟,功名如蠟何休休。
    我無曳尾乞憐態,早作灰心不仕謀。
    已學漆園耕白兆,甘為關令候青牛。
    刀圭底事憑誰會,明月清風為點頭。

    990 《依韻和鎮戎倅龔章屯田》 宋·邵雍

    十五年前初見君,見君情意便如親。
    雖然林下無他事,不那心間思故人。
    萬物比之論至底,丹誠到了總輸真。
    過從洛社勝諸處,何日能來共卜鄰。

    991 《和人語道吟》 宋·邵雍

    吾道昭昭是可尊,豈宜他適復□□。
    珠藏水底川須媚,月到天心夜不昏。
    禮樂不□□□□,詩書自可造形論。
    直須去盡秋毫跡,□□□□□□□。

    992 《殘花》 唐·韓偓

    余霞殘雪幾多在,蔫香冶態猶無窮。
    黃昏月下惆悵白,清明雨后寥梢紅。
    樹底草齊千片凈,墻頭風急數枝空。
    西園此日傷心處,一曲高歌水向東。

    993 《泗洲王諫議明叟留飲》 宋·晁補之

    云水東游蚤歲懷,半生塵土卻教回。
    兩行堤柳關心在,一點淮山入眼來。
    北省主人夸酒好,南風稚子喜帆開。
    揚州底事牽行色,端為瓊花芍藥催。

    994 《東歸呈元度》 宋·毛滂

    此生文字送分陰,覉旅無材發噤吟。
    鬢底星星侵晚色,胸中落落負初心。
    端知坐索長安米,那復能彈單父琴。
    投老襄陽真自棄,蹇驢東去亂云深。

    995 《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 宋·蘇轍

    五年寓黃閣,盛服朝玄端。
    愧無昔人姿,謬作奇章遷。
    還從九淵底,回望百尺巔。
    身世俱一夢,往來適三餐。
    天公本無心,誰為此由緣。
    從今罷述作,盡付逍遙篇。

    996 《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四首》 宋·蘇轍

    昔在京城南,成均封茅屋。
    清晨屣履過,不顧車擊轂。
    時有江南生,能使多士服。
    同儕畏鋒銳,兄弟更馳逐。

    997 《游鍾山》 宋·蘇轍

    江南四月如三伏,北望鍾山萬松碧。
    杖藜試上寶公龕,眾壑秋聲起相襲。
    青峰回抱石城小,白練前橫大江直。
    石梯南下府城闉,松徑東蟠轉山谷。

    998 《和子瞻自徐移湖將過宋都途中見寄五首》 宋·蘇轍

    東武厭塵土,彭門富溪山。
    従兄百日留,退食同躋攀。
    輕帆過百步,船底驚雷翻。
    肩輿上南麓,眼界涵川原。

    999 《次韻王適元日并示曹煥二首》 宋·蘇轍

    井底屠酥浸舊方,床頭冬釀壓瓊漿。
    舊來喜與門前客,終日同為酒后狂。
    老大心情今已盡,塵埃須發亦無光。
    江南留滯歸何日,萬里逢春思故鄉。

    1000 《木山引水二首》 宋·蘇轍

    引水穿墻接竹梢,谷藏峰底大容瓢。
    將流旋滴廬山瀑,已盡還來海上潮。
    亂點落池驚睡覺,半山含潤沃心焦。
    瓦盆一斛何勝滿,溢去猶能浸菊苗。

    * 關于心底的詩詞 描寫心底的詩詞 帶有心底的詩詞 包含心底的古詩詞(148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