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微忽的詩詞(1022首)

    561 《芙蓉城》 宋·蘇軾

    芙蓉城中花冥冥,誰其主者石與丁。
    珠廉玉案翡翠屏,霞舒云卷千娉婷。
    中有一人長眉青,炯如微云淡疏星。
    往來三世空鏈形,竟坐誤讀黃庭經。

    562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過溪亭》 宋·蘇軾

    身輕步隱去忘歸,四柱亭前野約微。
    忽悟過溪還一笑,水禽驚落翠毛衣。

    563 《二月十六日,與張、李二君游南溪,醉後,相》 宋·蘇軾

    終南太白橫翠微,自我不見心南飛。
    行穿古縣并山麓,野水清滑溪魚肥。
    須臾渡溪踏亂石,山光漸近行人稀。
    窮探愈好去愈銳,意未滿足枵如饑。

    564 《新渡寺席上次趙景貺陳履常韻送歐陽叔弼比來》 宋·蘇軾

    神屠不目全,妙額惟妝半。
    更刀乃族皰,倚市必丑悍。
    平生魏公籌,忽aa10郢人墁。
    詩書亦何用,適道須此館。

    565 《舟中聽大人彈琴》 宋·蘇軾

    彈琴江浦夜漏水,斂衽竊聽獨激昂。
    風松瀑布已清絕,更愛玉佩聲瑯珰。
    自従鄭衛亂雅樂,古器殘缺世已忘。
    千家寥落獨琴在,有如老仙不死閱興亡。

    566 《江上看山》 宋·蘇軾

    船上看山如走馬,倏忽過去數百群。
    前山槎牙忽變態,后嶺雜沓如驚奔。
    仰看微徑斜繚繞,上有行人高縹渺。
    舟中舉手欲與言,孤帆南去如飛鳥。

    567 《發洪澤中途遇大風復還》 宋·蘇軾

    風浪忽如此,吾行欲安歸。
    掛帆卻西邁,此計未為非。
    洪澤三十里,安流去如飛。
    居民見我還,勞問亦依依。

    568 《和陶歸去來兮辭》 宋·蘇軾

    歸去來兮,吾方南遷安得歸。
    臥江海之澒洞,吊鼓角之凄悲。
    跡泥蟠而愈深,時電往而莫追。
    懷西南之歸路,夢良是而覺非。

    569 《初別子由》 宋·蘇軾

    我少知子由,天資和而清。
    好學老益堅,表里漸融明。
    豈獨為吾弟,要是賢友生。
    不見六七年,微言誰與賡。

    570 《顏樂亭詩》 宋·蘇軾

    天生蒸民,為之鼻口。
    美者可嚼,芬者可嗅。
    美必有惡,芬必有臭。
    我無天游,六鑿交斗。

    571 《過溪亭》 宋·蘇軾

    身輕步穩去忘歸,四柱亭前野彴微。
    忽悟過溪還一笑,水禽驚落翠毛衣。

    572 《和陶詠三良》 宋·蘇軾

    此生太山重,忽作鴻毛遺。
    三子死一言,所死良已微。
    賢哉晏平仲,事君不以私。
    我豈犬馬哉,從君求蓋帷。

    573 《清溪詞》 宋·蘇軾

    大江南兮九華西,泛秋浦兮亂清溪。
    水渺渺兮山無蹊,路重復兮居者迷。
    爛青紅兮粲高低,松十里兮稻千畦。
    山無人兮云朝躋,靄蒙蒙兮渰凄凄。

    574 《芙蓉城(并敘)》 宋·蘇軾

    世傳王迥子高,與仙人周瑤英游芙蓉城。
    元豐元年三月,余始識子高,問之信然,乃作此詩。
    極其情而歸之正,亦變風止乎禮義之意也。
    芙蓉城中花冥冥,誰其主者石與丁。

    575 《鐵拄杖(并敘)》 宋·蘇軾

    柳真齡字安期,閩人也。
    家寶一鐵拄杖,如ω栗木,牙節宛轉天成,中空有簧,行輒微響。
    柳云得之浙中,相傳王審知以遺錢镠,镠以賜一僧。
    柳偶得之以遺余,作此詩謝之。

    576 《聚星堂雪(并敘)》 宋·蘇軾

    元祐六年十一月一日,禱雨張龍公,得小雪,與客會飲聚星堂。
    忽憶歐陽文忠作守時,雪中約客賦詩,禁體物語,于艱難中特出奇麗,爾來四十余年莫有繼者。
    仆以老門生繼公后,雖不足追配先生,而賓客之美殆不減當時,公之二子又適在郡,故輒舉前令,各賦一篇,以為汝南故事云。
    窗前暗響鳴枯葉,龍公試手行初雪。

    577 《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 宋·王安石

    葉侯越著姓,胄出實楚葉。
    縉云雖窮遠,冠蓋傳累葉。
    心大有所潛,肩高未嘗脅。
    飄飄凌云意,強御莫能懾。

    578 《送石賡歸寧》 宋·王安石

    虛名誤長者,邂逅肯經過。
    所操十余篇,浩蕩決江河。
    側身朝市間,樂少悲慚多。
    文章舊所好,久已廢吟哦。

    579 《再用前韻寄蔡天啟》 宋·王安石

    蔡侯東方來,取友無所挾。
    翛翛一囊衣,偶以一書笈。
    定林朝自炊,有匕或無筴。
    時時羹藜藿,鑊大苦難燮。

    580 《東城》 宋·王安石

    昔予出東城,初見壟上耕。
    忽忽日北至,歲月良可驚。
    雖云一草死,萬物尚華榮。
    誰能當此時,嘆息微陰生。

    * 關于微忽的詩詞 描寫微忽的詩詞 帶有微忽的詩詞 包含微忽的古詩詞(102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