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待等的詩詞(253首)

    101 《圓圓曲》 清·吳偉業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
    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長篇敘事

    102 《前出師表》 兩漢·諸葛亮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
    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勵志勸勉

    103 《公輸》 先秦·墨子及弟子

    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子墨子聞之,起于魯,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
    ”公輸盤不說。

    初中文言文對話寫人故事

    104 《鴻門宴》 兩漢·司馬遷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
    ”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
    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

    高中文言文歷史故事

    105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 兩漢·司馬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
    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106 《蘇武傳(節選)》 兩漢·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
    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
    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107 《單子知陳必亡》 先秦·佚名

    定王使單襄公聘于宋。
    遂假道于陳,以聘于楚。
    火朝覿矣,道茀不可行也。
    侯不在疆,司空不視涂,澤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積,場功未畢,道無列樹,墾田若藝,膳宰不置餼,司里不授館,國無寄寓,縣無旅舍。

    古文觀止寫人故事

    108 《后出師表》 魏晉·諸葛亮

    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
    然不伐賊,王業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古文觀止

    109 《后十九日復上宰相書》 唐·韓愈

    二月十六日,前鄉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向上書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
    恐懼不敢逃遁,不知所為,乃復敢自納于不測之誅,以求畢其說,而請命于左右。
    愈聞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愛,然后呼而望之也。
    將有介于其側者,雖其所憎怨,茍不至乎欲其死者,則將大其聲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古文觀止書信議論用人

    110 《義田記》 宋·錢公輔

    范文正公,蘇人也,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咸施之。
    方貴顯時,置負郭常稔之田千畝,號曰義田,以養濟群族之人。
    日有食,歲有衣,嫁娶兇葬,皆有贍。
    擇族之長而賢者主其計,而時共出納焉。

    古文觀止敘事贊美寫人

    111 《乞校正陸贄奏議進御札子》 宋·蘇軾

    臣等猥以空疏,備員講讀。
    圣明天縱,學問日新。
    臣等才有限而道無窮,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為。
    竊謂人臣之納忠,譬如醫者之用藥,藥雖進于醫手,方多傳于古人。

    古文觀止奏議

    112 《三槐堂銘》 宋·蘇軾

    天可必乎?賢者不必貴,仁者不必壽。
    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
    二者將安取衷哉?吾聞之申包胥曰:“人定者勝天,天定亦能勝人。
    ”世之論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為茫茫。

    古文觀止贊頌寫人

    113 《霍光傳(節選)》 兩漢·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兒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
    久之,少兒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

    傳記

    114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115 《獄中雜記》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獄,見死而由竇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時順正,死者尚稀,往歲多至日數十人。
    ”余叩所以。

    敘事

    116 《滿江紅·怒發沖冠》 宋·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勵志愛國宋詞三百首

    117 《放言五首》 唐·元稹

    近來逢酒便高歌,醉舞詩狂漸欲魔。
    五斗解酲猶恨少,十分飛盞未嫌多。
    眼前仇敵都休問,身外功名一任他。

    118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119 《望江南 鳴鶴馀音卷之二》 元·丘處機

    山中好,末后稱三冬。
    紙帳蒲團香淡碧,竹爐茶灶火深紅。
    交袖坐和沖。
    人如夢,百歲等閑中。
    梅蕊綻時泉脈動,雪花飛處雁書空。
    一醉待春

    120 《定乾坤詩》 清·洪秀全

    龍潛海角恐驚天,暫且偷閑躍在淵;
    等待風云齊聚會,飛騰六合定乾坤。

    * 關于待等的詩詞 描寫待等的詩詞 帶有待等的詩詞 包含待等的古詩詞(2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