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彼人的詩詞(2050首)

    781 《誡兒侄八百字》 宋·范質

    去上初釋褐,一命列蓬丘。
    青袍春草色,白紵棄如仇。
    適會龍飛慶,王澤天下流。
    爾得六品階,無乃太為優。

    782 《秋晚雜書三十首》 宋·方回

    世運日已季,帝王降而霸。
    人品亦復然,窮極事狙詐。
    孟堅列九等,三三以相亞。
    圣有生而知,愚至不可化。

    783 《箴仲殊》 宋·孚禪師

    大道久凌遲,正風還陊隳。
    無人整頹綱,目亂空傷悲。
    卓有出世士,蔚為人天師。
    文章通造化,動與王公知。

    784 《題資福院平綠軒》 宋·輔廣

    名區與利垅,羊腸競攀躋。
    誰能為芳草,四曠成幽棲。
    春風一憑欄,秀色無高低。
    山遙不作障,水近何妨隄。

    785 《題梅壇》 宋·甘邦俊

    火德中微否未傾,朝陽一疏鳳先鳴。
    如公忠論能旋聽,彼莽奸謀未易成。
    萬古仙名香宇宙,幾人遺臭腐公卿。
    至今風吼松聲怒,似為先生訴不平。

    786 《龜溪即事五首》 宋·高斯得

    王庭陟俊茂,三年虱其間。
    愚忠竟何補,積咎成丘山。
    愧彼海上漚,臨機鴥其翻。
    昭□□□□,嗟嗟亦胡顏。
    汝今尚無覺,復倚榮辱關。
    晨門獨何人。

    787 《龜溪即事五首》 宋·高斯得

    曩從太史氏,論次金匱書。
    龍興渡江后,麐止今皇初。
    微辭記當時,只字寧敢虛。
    彼阿者誰子,顧欲私毀譽。
    陽秋記慕容,史記名山儲。
    二子亦過計,人心焉可誣。

    788 《癸丑臘大暖志之》 宋·葛洪

    歲晏風裂肉,今乃頓和柔。
    玄冥在休許,而使威令收。
    陰冰澌已泮,礎柱汗交流。
    敝扇出故篋,老體捐輕裘。

    789 《題三易備遺》 宋·葛寅炎

    誰鑿混沌竅,龍馬出澄淵。
    篤生羲文圣,立極先后天。
    三三羑所演,兩兩山之連。
    不假人安排,自有天渾全。

    790 《敬禮瓦屋和尚塔偈》 宋·勾令玄

    大空無盡動馬塵,玄步孤高物外人。
    日本國來尋彼岸,洞山林下過迷津。
    流流法乳誰無分,子子教知我最親。
    一百六十三歲后,方於此塔葬全身。

    791 《登石臺山與劉次皋李揆王度周仲卿聯句》 宋·胡融

    璇臺插中天,乾坤發端倪。
    荊榛夾險道,自古誰攀躋。
    嘉予二三友,乘興同杖藜。
    行行陟其巔,一榼手自攜。

    792 《答大年馬丞相》 宋·胡如壎

    人生寄浮云,世味如嚼蠟。
    甯分螬半食,肯農烏三匝。
    紛紛相彼我,此道方噂沓。
    君看王孫猨,愛惡卒難合。

    793 《寶善堂為薛玄卿題》 宋·黃叔美

    人孰不有母,鮮能報其恩。
    人孰不有弟,鮮能念同根。
    漢興尺布謠,鄭有誓泉言。
    所以憂世事,永嘆鹡鴒原。

    794 《詩美校書郎彭方迥》 宋·黃莊

    廬陵間氣歐陽公,宗主文脈魁蘭宮。
    給紀詔來簡眷濃,職居館閣譽望隆。
    圣明天子是仁宗,拔賢招俊萃群工。
    希文何為去匆匆,諫官不言祗蔽蒙。

    795 《句》 宋·晃逈

    安得大金柅,制彼日月輪。
    免同流水車,今人續古人。

    796 《范資政移鎮杭州一百韻》 宋·金君卿

    圣門高弟游淵源,當時所得惟十賢。
    科張言行政與學,兼此四者誰能然。
    公含天資得具美,出文入武材謨全。
    軒昂盛時進以道,行高德鉅齊回騫。

    797 《慈竹》 宋·樂史

    蜀中何物靈,有竹慈為名。
    一叢闊婁處,森森數十莖。
    長莖復短莖,枝葉不崢嶸。
    去年筍已長,今年筍又生。

    798 《從何使君父子游墨池分韻得名字》 宋·李燾

    蜀學擅天下,馬王先得名。
    簧如巧言語,於道蓋小成。
    子云最后出,振策思遐征。
    斯文大一統,欻使圣域清。

    799 《送陳瞻知永州》 宋·李防

    昔年同醉杏園春,別后花枝幾度新。
    彼此宦游疏翰墨,等閑交面起絲綸。
    榮親未必須萊子,晝錦何嘗只買臣。
    布政莫為三載計,清朝臺閣整搜人。

    800 《功成亦賦短項翁詩復次其韻》 宋·李衡

    君不見仲淹居河汾,目營四海心六經。
    又不見子幼反田里,拊缶烏烏徒快耳。
    續經憤世雖自喜,豈識濁醪函妙理。
    皤然短項滑稽徒,卻笑兩翁非通儒。

    * 關于彼人的詩詞 描寫彼人的詩詞 帶有彼人的詩詞 包含彼人的古詩詞(205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