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徹的詩詞(83首)

    41 《清明日后土祠送田》 唐·楊巨源

    清明千萬家,處處是年華。
    榆柳芳辰火,梧桐今日花。
    祭祠結云綺,游陌擁香車。
    惆悵田郎去,原回煙樹斜。

    42 《喜侯喜至贈張籍張》 唐·韓愈

    昔我在南時,數君常在念。
    搖搖不可止,諷詠日喁噞.
    如以膏濯衣,每漬垢逾染。
    又如心中疾,針石非所砭。

    43 《杏園送張侍御歸使》 唐·韓愈

    東風花樹下,送爾出京城。
    久抱傷春意,新添惜別情。
    歸來身已病,相見眼還明。
    更遣將詩酒,誰家逐后生。

    44 《洛下贈公》 唐·陳羽

    天竺沙門洛下逢,請為同社笑相容。
    支頤忽望碧云里,心愛嵩山第幾重。

    追憶懷才不遇憤懣

    45 《韓漳州書報上人亡因寄二絕》 唐·柳宗元

    早歲京華聽越吟,聞君江海分逾深。
    他時若寫蘭亭會,莫畫高僧支道林。
    頻把瓊書出袖中,獨吟遺句立秋風。
    桂江日夜流千里,揮淚何時到甬東。

    兒童

    46 《聞上人亡寄侍郎楊丈》 唐·柳宗元

    東越高僧還姓湯,幾時瓊佩觸鳴珰。
    空花一散不知處,誰采金英與侍郎。

    宋詞三百首離別思歸

    47 《題清上人院》 唐·張籍

    古寺臨壇久,松間別起堂。
    看添浴佛水,自合讀經香。
    愛養無家客,多傳得效方。
    過齋長不出,坐臥一繩床。

    抒情

    48 《送從弟東歸》 唐·張籍

    緱山領印知公奏,才稱同時盡不如。
    奉使賀成登冊禮,陪班看出降恩書。
    去回在路秋塵里,受詔辭歸曉漏初。
    早晚得為朝署拜,閑坊買宅作鄰居。

    49 《酒罷張大索贈詩(時張初效潞幕)》 唐·李賀

    長鬣張郎三十八,天遣裁詩花作骨。
    往還誰是龍頭人,公主遣秉魚須笏。
    太行青草上白衫,匣中章奏密如蠶。

    音樂

    50 《鄧魴、張落第》 唐·白居易

    古琴無俗韻,奏罷無人聽。
    寒松無妖花,枝下無人行。
    春風十二街,軒騎不暫停。
    奔車看牡丹,走馬聽秦箏。
    眾目悅芳艷,松獨守其貞。
    眾耳喜鄭衛,琴亦不改聲。
    懷哉二夫子,念此無自輕。

    51 《讀僧靈詩》 唐·白居易

    東林寺里西廊下,石片鐫題數首詩。
    言句怪來還校別,看名知是老湯師。

    52 《五月齋戒罷宴樂聞韋賓客皇甫郎中飲會亦稀…長句呈謝》 唐·白居易

    妓房匣鏡滿紅埃,酒庫封瓶生綠苔。
    居士爾時緣護戒,車公何事亦停杯。
    散齋香火今朝散,開素盤筵后日開。
    隨意往還君莫怪,坐禪僧去飲徒來。

    53 《江南喜逢蕭九因話長安舊游戲贈五十韻(見才調集)》 唐·白居易

    憶昔嬉游伴,多陪歡宴場。
    寓居同永樂,幽會共平康。
    師子尋前曲,聲兒出內坊。
    花深態奴宅,竹錯得憐堂。

    54 《寄公》 唐·楊衡

    北風吹霜霜月明,荷葉枯盡越水清。
    別來幾度龍宮宿,雪山童子應相逐。

    55 《送公》 唐·楊衡

    白首年空度,幽居俗豈知。
    敗蕉依晚日,孤鶴立秋墀。
    久客何由造,禪門不可窺。
    會同塵外友,齋沐奉威儀。

    56 《贈靈上人》 唐·熊孺登

    詩句能生世界春,僧家更有姓湯人。
    況聞暗憶前朝事,知是修行第幾身。

    57 《題靈上人舊房》 唐·張祜

    寂寞空門支道林,滿堂詩板舊知音。
    秋風吹葉古廊下,一半繩床燈影深。

    58 《宿大禪師故院》 唐·雍陶

    竹房誰繼生前事,松月空懸過去心。
    秋磬數聲天欲曉,影堂斜掩一燈深。

    59 《寄毗陵公》 唐·賈島

    身依吳寺老,黃葉幾回看。
    早講林霜在,孤禪隙月殘。
    井通潮浪遠,鐘與角聲寒。
    已有南游約,誰言禮謁難。

    60 《峽州送清上人歸浙西(一作送清江上人歸東林)》 唐·李頻

    風濤幾千里,歸路半乘舟。
    此地難相遇,何人更共游。
    坐經嵩頂夏,行值洛陽秋。
    到寺安禪夕,江云滿石樓。

    * 關于徹的詩詞 描寫徹的詩詞 帶有徹的詩詞 包含徹的古詩詞(8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