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當勢的詩詞(749首)

    681 《畫山水行》 明·張羽

    古來名畫傳父子,唐有二李蜀兩黃。
    吳興公子冠當代,雍也繼之早擅場。
    宋祖子孫畫龍種,毛骨固是非尋常。
    珊瑚寶玦久零落,空有妙藝傳文章。

    682 《石鼓歌》 明·李東陽

    昔聞石鼓在太學,鼓形穹窿石犖嶨。
    髫年釋褐隨班行,未識研覃與揚搉。
    始官翰林歲分獻,晚以代祀觀尤數。
    我思古人不可見,健筆雄詞兩超卓。

    683 《王世賞席上題林良鷹熊圖》 明·李東陽

    坡陁連延出林麓,孤鷹盤拏熊蹜伏。
    金眸耀日開蒼煙,健尾捎風起平陸。
    由來異物乃同性,意氣飛揚兩撐矗。
    山跑野掠紛路歧,何事相逢輒相肉。

    684 《尚方劍》 明·李東陽

    中書勢重儒臣輕,天下善類皆為朋。
    漢家賢傅生負氣,死不再逢刀筆吏。
    君王奮怒威莫當,宮掖才容免冠地。
    漢家佞臣多戴頭,借劍不報蕭公仇,當時只問安昌侯。

    685 《悼竹》 明·李東陽

    園南舊植千竿綠,高者如墻大如屋。
    風狂雨急墻屋翻,干折叢低共傾覆。
    忽驚舞罷鴻門會,怒斗紛紛碎蒼玉。
    復似驪山墜石余,數百書生葬坑谷。

    686 《文敬墜馬用予韻見遺再和一首》 明·李東陽

    我馬西行東客歸,歸心落日爭分飛。
    長安城中一掌地,顛倒鞭鞚隨裳衣。
    君時別向中書宅,兩日吾門斷雙屐。
    寧知此厄忽相遭,怪事驚從武昌得。

    687 《瓜步阻風》 宋·孔武仲

    昨日焚香謁圣母,青衫鞠躬如負弩。
    但乞天開萬里明,掃去浮云戢風雨。
    謂宜言發即音報,豈知神不聽我語。
    門前白浪如銀山,江上狂風如怒虎。

    688 《龜石》 宋·孔武仲

    平川洶洶經南國,匹練橫托半天碧。
    洪瀾巨浪之中央,忽見頹嵬太古石。
    此石由來幾許時,混元一氣初開辟。
    神功割破混沌胎,劃落半空隨霹靂。

    689 《觀鍾離中散草書帖》 宋·孔武仲

    兒童不識草書法,但見滿紙鰌蛇結。
    安知筆法追古初,睨視眾體稱雄杰。
    事忙往往無暇寫,屬思幽窗乃奇絕。
    鍾離昂昂散人后,寄跡一官今白首。

    690 《廟下候風呈同行》 宋·孔武仲

    楚水千百源,洞庭為壯觀。
    勢居七澤右,地裂荊吳半。
    而我泛扁舟,飄然一歸雁。
    來之豈為益,去赤未足算。

    691 《郡人請開舊江口因往視之而作》 宋·晁公溯

    大江何時來,齧我千步堤。
    居人念水至,前年拆雞棲。
    浸淫勢未已,老圃憂夏畦。
    青青五畝蔬,素沙黃卷泥。

    692 《送鮮于運使西歸》 宋·晁公溯

    飛鳥避漢節,朔風揚旆旌。
    光茫候躔次,始見入蜀星。
    父老喜公至,來臨此江濱。
    陽侯為先驅,歸指唐安城。

    693 《和林叔己詠福壽林塘韻謝楊守舉狀》 宋·陳淳

    漳臺最尊第一峰,分支福壽飛雙虹。
    壽山左蟠氣蔥蔥,福山右峙狀窿窿。
    中有洞壺出塵蹤,景物簇聚造化功。
    不減杜陵門城東,未數漆園舊崆峒。

    694 《重過西湖感事》 宋·陳杰

    衣如飛鶉馬如狗,二尺錦囊香宇宙。
    車如流水馬如龍,濯龍橋邊吹斷蓬。
    諸公南渡亦不惡,百年西湖最行樂。
    師王園地號山望,戚畹洞天標水樂。

    695 《病后寄鄭自正》 宋·陳宓

    臥病六十朝,尪羸欲顛躓。
    中虛苦暴下,外怯因多涕。
    風邪動感觸,寒熱肆留滯。
    百病果難堪,未免趣醫至。

    696 《同師道弟奉親游延平鳳山》 宋·陳宓

    我來一載強,再覿鳳山面。
    時當秋末垂,群木尚蔥倩。
    卓彼鸞停姿,清流潔于練。
    照影眩其儀,世治乃一見。

    697 《詠史上·周亞夫》 宋·陳普

    西來三十六將軍。
    業業孤城勢欲焚。
    細柳不逢豪杰主,當時已驗口從文。

    698 《義蜂行》 宋·戴表元

    山翁愛蜂如愛花,山蜂營密如營家。
    蜂營密成蜂自食,翁亦藉密裨生涯。
    每當山蜂采花出,翁為守關司徼遮。
    朝朝暮暮與蜂狎,頗識蜂群分等差。

    699 《賦椿楸二樹》 宋·鄧深

    愛均召伯棠,名殊諸葛菜。
    軒檻頓輝光,東西相映帶。
    此意存千年,其勢當兩大。
    梨棗況久生,於焉稱內外。

    700 《探禹穴》 宋·鄧深

    禹穴鎮名山,神龍夙呵衛。
    告成馀此跡,天地相終始。
    昔在紹興中,吊古先君子。
    探穴勇躋攀,慨嘆不能已。

    * 關于當勢的詩詞 描寫當勢的詩詞 帶有當勢的詩詞 包含當勢的古詩詞(74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