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歸真性的詩詞(225首)
163
《題梅山》 宋·張景端
作尉南昌日,投書北闕頻。
忠言不悟主,直節恥為臣。
漢室多災異,吳門念隱淪。
掛冠忘寵辱,蒙袂出埃塵。
166
《義婦行(有引)》 明·湯胤勣
顧家一女膚如玉,炯炯靈臺抱貞淑。
擇配奚川武肅孫,井臼親操謝膏沐。
不必荊釵并布襖,雍雍自是閨中寶。
撫卑事上盡歡心,內外皆稱新婦好。
168
《張氏靜居院》 宋·王安石
動者利進為,靜者樂止居。
物性有偏得,惟賢時卷舒。
張侯始出仕,所至多名譽。
老矣歸偃休,買地斸荒蕪。
169
《道院述懷》 宋·陸游
學道已非生死流,極知心外更何求。
理窮性盡命亦至,氣住神全形自留。
大藥一爐真度世,孤桐三尺可忘憂。
故人怪我歸來晚,太華峰頭又素秋。
170
《呻吟》 宋·陸游
呻吟半歲掩柴扉,性命惟存氣力微。
夙業豈能逃馬麥,窮居賴是慣牛衣。
濁清且復分賢圣,今昨誰能論是非!一段光明君記取,要知無念是真歸。
171
《伯時彭蠡春牧圖》 宋·黃庭堅
岳陽樓上春已歸,湖中鴻雁拍波飛。
布帆天闊隨鳥道,石林風冕吹人衣。
春水初生及馬腹,浮灘欲上西山麓。
遙看絕嶺秀云松,上有垂蘿暗溪谷。
173
《夜坐》 宋·司馬光
春陽氣示勝,重為陰所乘。
涔涔積雨闋,慘慘余寒增。
流云郁不開,烈風尚憑陵。
夜闌閉戶牖,青暈生昏煙。
174
《晚食菊羹》 宋·司馬光
朝來趨府庭,飲啄厭腥膻。
況臨敲撲喧,憒憒成中煩。
歸來褫冠帶,杖屨行東園。
菊畦濯新雨,綠秀何其繁。
177
《永遇樂·學道修心》 宋·無名氏
學道修心,存神煉性,直要輕舉。
補腦還精,流水不腐,戶樞終不蠹。
日魂月魄,摶歸爐鼎,真氣自然流聚。
把心猿縛住,意馬追回,迥無塵慮。
178
《永遇樂·學道修心》 宋·無名氏
學道修心,存神煉性,直要輕舉。
補腦還精,流水不腐,戶樞終不*。
日魂月魄,摶歸爐鼎,真氣自然留聚。
把心猿縛系,意馬追回,回無塵慮。
180
《答衍師見贈》 明·高啟
衍師本儒生,眉骨甚疏峭。
軒然出人群,快若擊霜鷂。
早嘗垂長紳,挾冊誦周邵。
欲陳興壞端,往應乞言詔。
* 關于歸真性的詩詞 描寫歸真性的詩詞 帶有歸真性的詩詞 包含歸真性的古詩詞(2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