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歸棹的詩詞(937首)

    921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去時還復似來時,明月蘆華夜不迷。
    轉棹又歸何處去,秋光目斷水天低。

    922 《偈頌七十八首》 宋·釋正覺

    南畝黃云禾弄穟,中洲白云葦成花。
    歸舟恰向其間過,一棹清風夜到家。

    923 《心禪人出丐求頌》 宋·釋正覺

    將看秋早瘦風林,禾卷黃云副丐心。
    妙印手中那外物,虛空胸次不容針。
    誰家落甑炊香雪,后夜歸船棹軟金。
    洗足蒲團松石上,繞籬山水有清音。

    924 《累字戲作解愁吟簡舊寮》 宋·宋伯仁

    愁。
    知不。
    空白頭。
    心事驚秋。

    925 《次韻劉莘老學士惜別言懷兼呈次中察院二首》 宋·蘇頌

    梁園寒早雪霏微,親友將分一棹歸。
    客舍蕭條風送柳,離筵凄慘酒沾衣。
    霜臺二妙君相繼,幕府三端我所依。
    況是汴渠今不涸,留連猶得奉音徽。

    926 《和吳仲庶龍圖寄德仁致政比部二首》 宋·蘇頌

    倦游城闕厭紛華,一棹南歸出白沙。
    簪紱棄來如釋負,山林到處便為家。
    流泉繞舍鏘金玉,仙餌盈槃泛露霞。
    珍重宗英嘉隱操,遠裁清句重咨嗟。

    927 《和胡俛學士游西池書事》 宋·蘇頌

    皇都有滄池,近在金商陌。
    淵源控河汴,襟帶引京索。
    眾派瀉寒光,一鑒涵空碧。
    晴明天垂幕,陰靄地滋脈。

    928 《和林成之五題·江上》 宋·蘇頌

    何處偏傷江上春,天涯失意未歸人。
    片云極望添鄉思,孤棹隨波寄客身。
    塞雁來時憑遠信,海鷗馴處見吾真。
    休嗟進取無成去,幸有榮名足慰親。

    929 《刁景純學士寄示嘉篇述前后過潁游覽之樂不鄙》 宋·蘇頌

    昔歲寓文館,雅志慕藩屏。
    嘗聞近畿州,勝絕惟南潁。
    十年走京華,官局苦間冷。
    欲求一麾去,數奏囊章請。

    930 《同事合使見問奚國山水何如江鄉以詩答之》 宋·蘇頌

    奚疆山水比東吳,物色雖同土俗殊。
    萬壑千巖南地有,扁舟短棹此間無。
    因嗟好景當邊塞,卻動歸心憶具區。
    終待使還酬雅志,左符重乞守江湖。

    931 《雨中過湖》 宋·孫應時

    煙雨平湖棹歸,清秋休作楚詞悲。
    關心千里蓴鱸興,轉眼一年橘柚時。
    好景何妨間處得,勝懷應少欲人知。
    相過拊掌有奇事,添得錦囊無數詩。

    932 《和制帥效謝康樂體》 宋·孫應時

    讀書在雪屋,長嘯亦蝸廬。
    茲晨從遠役,不柰為饑驅。
    夕棹悄煙月,朝帆暖菰蒲。
    情欣秋風至,體愜袢暑徂。

    933 《寄廉宣仲》 宋·王洋

    繞淮邑屋綿千區,畫檐綺東吹笙竽。
    冶金合范結樞紐,冰銷水釋無須臾。
    盜前乞死火中走,幾人脫跡錠江湖。
    靜思朋舊若滿目,不取神禍遭囚俘。

    934 《游武夷》 宋·楊時

    函關崎嵚走秦鹿,天下并逐爭群雄。
    抉云翻空鰲足折,黔黎竄伏如寒蛩。
    武夷山深水清泚,避世猶有高人蹤。
    龍泓東注海波涌,玉女翠擁秋云松。

    935 《訪趙王北園荷池》 宋·袁說友

    小熟烏程釀,重游習氏園。
    亂蟬依柳噪,疏雨趁荷喧。
    短棹雙溪靜,輕鷗一羽翻。
    青山滿歸路,新月送黃昏。

    936 《江舟撁夫有唱湖州歌者殊動家山之想賦吳歌行》 宋·袁說友

    我家苕霅邊,更更聞夜船。
    夜船聲欸乃,腸斷愁不眠。
    一聲三四咽,掩抑含凄切。
    宛轉斷復連,盡是傷離別。

    937 《十月二日親朋拏舟追餞有同至昆山者時谿父臥》 明·程嘉燧

    郭外西風片雨晴,燈前倚棹百壺清。
    纖纖初月生寒細,淅淅殘潮到曉平。
    旅病祇懸遙夕夢,送歸還上小山行。
    共知別后嵇康懶,況隔衡陽少雁聲。

    * 關于歸棹的詩詞 描寫歸棹的詩詞 帶有歸棹的詩詞 包含歸棹的古詩詞(9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