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強難的詩詞(881首)

    281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282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283 《答蘇武書》 兩漢·李陵

    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時,榮問休暢,幸甚幸甚。
    遠托異國,昔人所悲,望風懷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遺,遠辱還答,慰誨勤勤,有逾骨肉,陵雖不敏,能不慨然?自從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窮困,獨坐愁苦。
    終日無睹,但見異類。
    韋韝毳幕,以御風雨;羶肉酪漿,以充饑渴。

    古文觀止戰爭書信散文

    284 《后出師表》 魏晉·諸葛亮

    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
    然不伐賊,王業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古文觀止

    285 《原毀》 唐·韓愈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
    重以周,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為善。
    聞古之人有舜者,其為人也,仁義人也。
    求其所以為舜者,責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

    古文觀止敘事寓理

    286 《圬者王承福傳》 唐·韓愈

    圬之為技賤且勞者也。
    有業之,其色若自得者。
    聽其言,約而盡。
    問之,王其姓。

    古文觀止議論規勸

    287 《祭十二郎文》 唐·韓愈

    年、月、日,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靈:嗚呼!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歿南方,吾與汝俱幼,從嫂歸葬河陽。
    既又與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祭文悼亡

    288 《賈誼論》 宋·蘇軾

    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
    惜乎!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
    古之賢人,皆負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未必皆其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古文觀止議論寫人壯志難酬

    289 《晁錯論》 宋·蘇軾

    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
    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強為之,則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
    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為能出身為天下犯大難,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強期月之間,而茍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無故而發大難之端;吾發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辭於天下。

    古文觀止議論寫人抒情

    290 《送天臺陳庭學序》 明·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
    然去中州萬里,陸有劍閣棧道之險,水有瞿塘、滟滪之虞。
    跨馬行,則篁竹間山高者,累旬日不見其巔際。
    臨上而俯視,絕壑萬仞,杳莫測其所窮,肝膽為之悼栗。

    古文觀止送別勸勉贈序

    291 《深慮論》 明·方孝孺

    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
    然而,禍常發于所忽之中,而亂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豈其慮之未周歟?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當秦之世,而滅諸侯,一天下。

    古文觀止史論謀略

    292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絕,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敘事長詩

    293 《九歌》 先秦·屈原

    東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
    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

    楚辭祭祀

    294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楚辭抒懷

    295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泬漻兮天高而氣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辭悲秋長詩

    296 《九懷》 兩漢·王褒

    匡機
    極運兮不中,來將屈兮困窮。
    余深愍兮慘怛,愿一列兮無從。
    乘日月兮上征,顧游心兮鄗酆。

    楚辭

    297 《九思》 兩漢·王逸

    逢尤
    悲兮愁,哀兮憂!
    天生我兮當闇時,被諑譖兮虛獲尤。
    心煩憒兮意無聊,嚴載駕兮出戲游。

    楚辭

    298 《葬花吟》 清·曹雪芹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寫花寓人抒情

    299 《黃生借書說》 清·袁枚

    黃生允修借書。
    隨園主人授以書,而告之曰: 書非借不能讀也。
    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四庫,天子之書,然天子讀書者有幾?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
    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

    議論抒情

    300 《長亭送別》 元·王實甫

    (夫人、長老上云)今日送張生赴京,十里長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長老先行,不見張生、小姐來到。
    (旦、末 、紅同上)(旦云)今日送張生上朝取應,早是離人傷感,況值那暮秋天氣,好煩惱人也呵!“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
    ”[正宮][端正好]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婦女禮教愛情

    * 關于強難的詩詞 描寫強難的詩詞 帶有強難的詩詞 包含強難的古詩詞(88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