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弦高的詩詞(980首)

    621 《讀《開元天寶遺事》三首》 宋·蘇軾

    琵琶弦急袞梁州,羯鼓聲高舞臂韝。
    破費八姨三百萬,大唐天子要纏頭。

    622 《謝蘇自之惠酒》 宋·蘇軾

    高士例須憐曲糵,此語嘗聞退之說。
    我今有說殆不然,曲糵未必高士憐。
    醉者墜車莊生言,全酒未若全于天。
    達人本自不虧缺,何暇更求全處全。

    623 《宋叔達家聽琵琶》 宋·蘇軾

    數弦已品龍香撥,半面猶遮鳳尾槽。
    新曲翻従玉連鎖,舊聲終愛郁輪袍。
    夢回只記歸舟字,賦罷雙垂紫錦絳。
    何異烏孫送公主,碧天無際雁行高。

    624 《次晁無咎韻閻子常攜琴入村》 宋·蘇軾

    士寒餓,古猶今。
    向來亦有子桑琴,倚楹嘯歌非寓淫。
    伯牙山高水深深,萬世二壟一知音。
    閻君七弦抱幽獨,晁子為之梁父吟。

    625 《集英殿秋宴教坊詞致語口號臣聞天無言而四時》 宋·蘇軾

    霜霏碧瓦尚生煙,日泛彤庭已集仙。
    靄靄四門多吉士,熙熙萬國屢豐年。
    高秋爽氣明宮殿,元佑和聲入管弦。
    菊有芳兮蘭有秀,從臣誰和白云篇。

    626 《破琴》 宋·蘇軾

    破琴雖未修,中有琴意足。
    誰云十三弦,音節如佩玉。
    新琴空高張,絲聲不附木。
    宛然七弦箏,動與世好逐。
    陋矣房次律,因循墮流俗。
    懸知董庭蘭,不識無弦曲。

    627 《景仁和賜酒燭詩復次韻謝之(時公方進新樂·》 宋·蘇軾

    笙磬分均上下堂,(舊說堂上之樂,皆受笙均;堂下之樂,皆受磬均。
    )游魚舞獸自奔忙。
    朱弦初識孤桐韻,(舊樂金石聲高而絲聲微,今樂金石與絲聲皆著。
    )玉琯猶聞秬黍香。

    628 《破琴詩(并引)》 宋·蘇軾

    舊說,房琯開元中嘗宰盧氏,與道士邢和璞出游,過夏口村,入廢佛寺,坐古松下。
    和璞使人鑿地,得甕中所藏婁師德與永禪師書,笑謂琯曰:“頗憶此耶?”琯因悵然,悟前生之為永師也。
    故人柳子玉寶此畫,云是唐本,宋復古所臨者。
    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還朝,宿吳淞江,夢長老仲殊挾琴過予,彈之有異聲,就視,琴頗損,而有十三弦。

    629 《洛妹真珠》 唐·李賀

    真珠小娘下青廓,洛苑香風飛綽綽。
    寒鬢斜釵玉燕光,高樓唱月敲懸珰。
    蘭風桂露灑幽翠,紅弦裊云咽深思。
    花袍白馬不歸來,濃蛾疊柳香唇醉。

    630 《賦得秋雨》 宋·晏殊

    點滴行云覆苑墻,飄蕭微影度回塘。
    秦聲未覺朱弦潤,楚夢先知韭葉涼。
    野水有波增澹碧,霜林無韻濕疏黃。
    螢稀燕寂高窗暮,正是西風玉漏長。

    631 《安昌侯》 宋·晏殊

    蓮勺移家近七遷,魯儒章句世相傳。
    關中沃壤通涇渭,堂上繁聲逐管弦。
    身服儒衣同繁義,日將卮酒對彭宣。
    高墳丈五陽陵外,千古朱云氣凜然。

    632 《孤桐》 宋·王安石

    天質自森森,孤高幾百尋。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
    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
    明時思解慍,愿斫五弦琴。

    633 《次韻和張仲通見寄三絕句》 宋·王安石

    高山流水意無窮,三尺空弦膝上桐。
    默默此時誰會得,坐憑江閣看飛鴻。

    634 《送劉貢父赴秦州清水》 宋·王安石

    劉郎高論坐噓枯,幕府調胹用緒余。
    筆下能當萬人敵,腹中嘗記五車書。
    聞多望士登天祿,知有名臣薦子虛。
    且復弦歌窮塞上,只應非晚召相如。

    635 《送蕭山錢著作》 宋·王安石

    才高諸彥故無嫌,兄弟同時舉孝廉。
    東觀外除方墨綬,西州相見已蒼髯。
    靈胥引水清穿市,神禹分山翠入簾。
    好去弦歌聊自慰,郡人誰敢慢陶潛。

    636 《送河間晁寺丞》 宋·王安石

    公孫富文墨,名字世多知。
    談笑取高第,弦歌當此時。
    臨河薪石費,近塞繭絲移。
    緩急常愁此,看君有所為。

    637 《伯牙》 宋·王安石

    千載朱弦無此悲,欲彈孤絕鬼神疑。
    故人舍我閉黃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638 《秋懷詩十一首》 唐·韓愈

    窗前兩好樹,眾葉光薿薿。
    秋風一拂披,策策鳴不已。
    微燈照空床,夜半偏入耳。
    愁憂無端來,感嘆成坐起。

    639 《謝東粹包宏父三首癸卯夏》 宋·戴復古

    君家名父子,為晦翁嫡傳。
    嘗見黃勉齋,極口稱其賢。
    師友相琢磨,南軒惜無年。
    翁之為汝翁,文字相周旋。
    溟渤深見底,泰華高及天。
    宏齋有鳳髓,可續欲斷弦。

    640 《古風二首上湯丞相》 宋·范成大

    抱瑟游孔門,豈識宮與商?
    古曲一再行,乃雜巴人倡。
    知音顧之笑,解弦為更張。
    歸來掩關臥,冰炭交愁腸。
    平生桑濮手,未省歌虞唐。
    明發理朱絲,復登君子堂。
    遺音入三嘆,山高水湯湯。

    * 關于弦高的詩詞 描寫弦高的詩詞 帶有弦高的詩詞 包含弦高的古詩詞(9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