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弦高的詩詞(980首)
481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482
《張好好詩》 唐·杜牧
君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鳳生尾,丹葉蓮含跗。
高閣倚天半,章江聯碧虛。
此地試君唱,特使華筵鋪。
484
《胡笳十八拍》 魏晉·蔡琰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漢祚衰。
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
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
人生
485
《擬青青河畔草》 南北朝·鮑令暉
褭褭臨窗竹。
藹藹垂門桐。
灼灼青軒女。
泠泠高臺中。
明志逸秋霜。
玉顏艷春紅。
人生誰不別。
恨君早從戎。
鳴弦慚夜月。
紺黛羞春風。
489
《秋夕仰贈從兄寘南詩》 南北朝·何遜
階蕙漸翻葉。
池蓮稍罷花。
高樹北風響。
空庭秋月華。
寸心懷是夜。
寂寂漏方賒。
撫弦乏歡娛。
臨觴獨嘆嗟。
凄愴戶涼入。
徘徊櫩影斜。
無為淹戚里。
見就還田家。
490
《怨歌行(亦見王虛舟集)》 明·解縉
弦奏鈞天素娥之寶瑟,酒斟流霞碧海之瓊杯。
宿君七寶流蘇之錦帳,坐我九成白玉之仙臺。
臺高帳暖春寒薄,金縷輕身掌中托。
結成比翼天上期,不羨連枝世間樂。
491
《虞山》 宋·方信孺
西風攪桂樹,落日明楓林。
游子懷歸期,予悲渺登臨。
虞山一何高,湘水一何深。
英皇僅枯冢,寂寞薰兮琴。
494
《漫題》 明·陳憲章
日月逝不處,奄忽幾華顛。
華顛亦奚為,所希在寡愆。
韋編絕《周易》,錦囊韜虞弦。
饑餐玉臺霞,渴飲滄溟淵。
495
《分寧縣齋》 宋·鄭會
日高窗下枕書眠,帶得吟情到夢邊。
過鳥觸翻枝上雪,飛鴉驚破樹頭煙。
百年世事聊供笑,千里鄉心最可憐。
亦有門前數竿竹,短琴橫膝不須弦。
496
《鉛山早行》 元·黃鎮成
早起辭林館,鄰雞已再嗥。
月弦當戶直,斗柄插山高。
細濕侵藜杖,輕寒襲布袍。
前趨東日上,五色動云濤。
497
《秋日閑居》 宋·楊樸
忽聞高柳噪新蟬,厭暑情懷頓豁然。
庭檻夜涼風撼竹,池塘香散水搖蓮。
鱸魚鱠憶奔江浦,焦尾琴思換蜀弦。
莫遣金樽空對月,滿斟高唱混流年。
499
《夏晚納涼》 明·瞿佑
竹床藤簟晚涼天,臥看星河小院偏。
云影恰如衣暫薄,月華那得扇長圓。
清泉冷浸冰盤果,嘉樹香籠寶鼎煙。
想是高樓風更爽,玉人閑按十三弦。
500
《月夜聞李生彈箏歌》 明·林鴻
越客本浩蕩,秦箏何激揚。
浮亭子夜月色古,一曲萬籟鳴清商。
初聞楚調聲激烈,志士報仇思飲血。
再聞宮音如扣鐘,魯生揖讓何雍容。
* 關于弦高的詩詞 描寫弦高的詩詞 帶有弦高的詩詞 包含弦高的古詩詞(98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