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異論的詩詞(571首)

    181 《黃生借書說》 清·袁枚

    黃生允修借書。
    隨園主人授以書,而告之曰: 書非借不能讀也。
    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四庫,天子之書,然天子讀書者有幾?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
    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

    議論抒情

    182 《子虛賦》 兩漢·司馬相如

    楚使子虛使于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田。
    田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在焉。
    坐定,烏有先生問曰:“今日田樂乎?”子虛曰:“樂。
    ”“獲多乎?”曰:“少。

    諷諫

    183 《上林賦》 兩漢·司馬相如

    亡是公聽然而笑曰:“楚則失矣,而齊亦未為得也。
    夫使諸侯納貢者,非為財幣,所以述職也。
    封疆畫界者,非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齊列為東藩,而外私肅慎,捐國逾限,越海而田,其于義固未可也。

    寫景敘事

    184 《西都賦》 兩漢·班固

    漢之西都,在于雍州,實曰長安。
    左據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華、終南之山。
    右界褒斜、隴首之險,帶以洪河、涇、渭之川。
    眾流之隈,汧涌其西。

    敘事議論

    185 《治安疏》 明·海瑞

    戶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謹奏;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
    惟其為天下臣民萬物之主,責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將有所不稱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無不備,而以其責寄臣工,使之盡言焉。

    奏疏

    186 《恨賦》 南北朝·江淹

    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
    人生到此,天道寧論?于是仆本恨人,心驚不已。
    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劍,諸侯西馳。

    哀傷幽怨遺恨

    187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188 《東京賦》 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于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宮鄰,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擇肉西邑。
    是時也,七雄并爭,競相高以奢麗。

    敘事抒情贊揚建筑

    189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190 《哀范君三章》 近代·魯迅

    風雨飄搖日,余懷范愛農。
    華顛萎寥落,白眼看雞蟲。
    世味秋荼苦,人間直道窮。
    奈何三月別,竟爾失畸躬。

    191 《讀書》 宋·曾鞏

    吾性雖嗜學,年少不自強。
    所至未及門,安能望其堂。
    荏苒歲云幾,家事已獨當。
    經營食眾口,四方走遑遑。

    192 《效阮公詩》 南北朝·江淹

    若木出海外,本自丹水陰。
    群帝共上下,鸞鳥相追尋。
    千齡猶旦夕,萬世更浮沉。
    豈與異鄉士,瑜瑕論淺深。

    193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清·梁啟超

    亞洲大陸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盡瘁國事不得志,斷發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讀書尚友既一載,耳目神氣頗發皇。
    少年懸弧四方志,未敢久戀蓬萊鄉。

    194 《登三層樓與王仲言聯句》 宋·徐璣

    南州冬日佳,風和霜氣收。
    出門訪良友,散策尋清游。
    負郭有野趣,荒草帶寒流。
    信步任所止,款扉得深幽。

    195 《孔雀東南飛》 兩漢·漢無名氏

    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

    196 《大饑行》 元·揭傒斯

    去年旱毀才五六,今年家家食無粟。
    高囷大廩閉不開,朝為骨肉暮成哭。
    官雖差官遍里閭,貪廉異政致澤殊。
    公家賑粟粟有數,安得盡及鄉民居。

    197 《累日前伏蒙袖書臨訪并小文編及明堂圖披玩尋》 宋·葉清臣

    進士不讀書,明經不根義。
    詬病君子儒,于今作文弊。
    禮部右詞賦,諸生竊科第。
    從道不違人,追趨斯近利。

    198 《讀林罕小說》 宋·晁公武

    倉頡鸛鳥跡,於是創文字。
    原其制作心,本以便記事,呼讀猶強名,況乃論位置。
    周人建小學,六書分義類。

    199 《紀夢》 宋·葉李

    宋時豪士石曼卿,帝命作主芙蓉城。
    我才比石萬無一,半世虛負狂直名。
    年來似有喪心疾,薦共引鯀辜蒼生。
    天誅未加公論沸,日夕惟待鼎鑊烹。

    200 《西山桐十詠·桐栽》 宋·陳翥

    吾有西山桐,栽之未盈握。
    所得從野人,移來自喬岳。
    節凝葉尚秘,根疏土自剝。
    匪為待籬鷃,庸將棲鸑鷟。

    * 關于異論的詩詞 描寫異論的詩詞 帶有異論的詩詞 包含異論的古詩詞(57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