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下郎官安穩無,從來不奉一行書。固知貧病人須棄,能使韋郎跡也疏。
南國調寒杵,西江浸日車。客愁連蟋蟀,亭古帶蒹葭。不返青絲鞚,虛燒夜燭花。老翁須地主,細細酌流霞。
謗言三至后,直道嘆何如。今日藍溪水,無人不夜魚。
遠愛東光縣,平臨若木津。一城先見日,百里早驚春。德禮邀才重,恩輝拜命新。幾時裁尺素,滄海有枯鱗。
修行哲理
山公訪嵇紹,趙武見韓侯。事去恩猶在,名成淚卻流。一官同北去,千里赴南州。才子清風后,無貽相府憂。
幕府參戎事,承明伏奏歸。都亭使者出,杯酒故人違。細雨沾官騎,輕風拂客衣。還從大夫后,吾黨亦光輝。
玄成世業紫真官,文似相如貌勝潘。鴻雁南飛人獨去,云山一別歲將闌。清淮水急桑林晚,古驛霜多柿葉寒。瓊樹相思何日見,銀鉤數字莫為難。
射策志未就,從事歲云除。篋留馬卿賦,袖有劉弘書。忽見夏木深,悵然憶吾廬。復持州民刺,歸謁專城居。
綠樹滿褒斜,西南蜀路賒。驛門臨白草,縣道入黃花。相府開油幕,門生逐絳紗。行看布政后,還從入京華。
生活
雷氏金徽琴,王君寶重輕千金。三峽流中將得來,明窗拂席幽匣開。朱弦宛轉盤鳳足,驟擊數聲風雨回。
低腰復斂手,心體不遑安。一落風塵下,方知為吏難。公事與日長,宦情隨歲闌。惆悵青袍袖,蕓香無半殘。
獻歲晴和風景新,銅駝街郭暖無塵。府庭共賀三川雪,縣道分行百里春。朱紱洛陽官位屈,青袍長水俸錢貧。有何功德紆金紫,若比同年是幸人。
語低清貌似休糧,稱著朱衣入草堂。銷暑近來無別物,桂陰當午滿繩床。
南指陵陽路,東流似昔年。重恩山未答,雙鬢雪飄然。數仞慚投跡,群公愧拍肩。駑駘蒙錦繡,塵土浴潺湲。
山中畿內邑,別覺大夫清。簿領分王事,官資寄野情。閑齋無獄訟,隱幾向泉聲。從此朝天路,門前是去程。
高興每論詩,非才獨見推。應當明試日,不比暗投時。出口人皆信,操心自可知。孤單雖有托,際會別無期。
國家省闥吏,賞之皆與位。素來不知書,豈能精吏理。大者或宰邑,小者皆尉史。愚者若混沌,毒者如雄虺。
青桂朱袍不賀兄,賀兄榮是見兒榮。孝經始向堂前徹,官誥當從幕下迎。戲把藍袍包果子,嬌將竹笏惱先生。自慚亂世無知己,弟侄鞭牛傍隴耕。
見說吳王送女時,行宮直到荊溪口。溪上千年送女潮,為感吳王至今有。乃知昔人由志誠,流水無情翻有情。
秦王手筆序丹臺,不錯褒揚最上才。鳳闕幾傳為匠碩,龍門曾用振風雷。錢郎未竭精華去,元白終存作者來。兩軸蚌胎驪頷耀,枉臨禪室伴寒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