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底行的詩詞(1382首)
961
《游鍾山》 宋·蘇轍
江南四月如三伏,北望鍾山萬松碧。
杖藜試上寶公龕,眾壑秋聲起相襲。
青峰回抱石城小,白練前橫大江直。
石梯南下府城闉,松徑東蟠轉山谷。
962
《次韻子瞻游道場山何山》 宋·蘇轍
兩山相負為峰麓,流水重重注溪谷。
游人上尋流水源,未覺崎嶇病雙足。
山深下視云漫漫,徑垂石底千屈盤。
松林陰森白日靜,忽驚人世如奔湍。
963
《次韻子瞻山村五絕》 宋·蘇轍
山行喜遇酒旗斜,無限桃花續杏花。
與世噶真避世,將家漂蕩似無家。
塍間白水細無聲,日暖泥融草不生。
似恐田家忘帝力,多差使者出催耕。
965
《游鐘山》 宋·蘇轍
江南四月如三伏,北望鐘山萬松碧。
杖藜試上寶公龕,眾壑秋聲起相襲。
青峰回抱石城小,白練前橫大江直。
石梯南下府城闉,松徑東蟠轉山谷。
966
《徐孺亭》 宋·蘇轍
徐君郁郁澗底松,陳君落落堂上棟。
澗深松茂不遭伐,堂毀棟折傷其躬。
二人出處勢不合,譬如日月行西東。
胡為賓主兩相好,一榻掛壁吹清風。
967
《魏佛貍歌》 宋·蘇轍
魏佛貍,飲泗水,黃金甲身鐵馬箠。
睥睨山川俯畫地,畫作西方佛名字。
卷舒三軍如使指,奔馳萬夫鑿山觜。
云中孤月妙無比,青蓮湛然俯下視。
969
《贈德仲》 宋·蘇轍
我昔見子京邑時,須發如漆無一絲。
今年相見潁昌布,霜雪滿面知為誰。
故人分散隔生死,孑然惟以影自隨。
憐子肝心如鐵石,昔所謂可今不移。
972
《次韻子瞻壽州城東龍潭》 宋·蘇轍
東行取次閱三州,擊鼓清晨復解舟。
車騎紛紜追過客,歌鐘凄咽動潛虬。
宦游底處非巢燕,歸計何嫌誚沐猴。
賴有故人憐遠適,殷勤屢勸酒行周。
973
《次韻江法曹山間小酌》 宋·蘇轍
高情不奈簿書圖,行揖青山肯見隨。
綠野逢花將盡日,清樽迨我正閑時,檐間雙燕欲生子,葉底新梅初滿枝,笑殺華陽窮縣令,床頭酒盡只嚬眉。
975
《秋晚三首》 宋·張舜民
久雨秋深對晚晴,近山昏黑遠山明。
灘頭艇子排行系,水底魚兒作隊行。
衰柳帶風猶喜舞,殘蟬送日尚能鳴。
角冠藜杖何為者,獨向溪邊忘姓名。
976
《別房州》 宋·張舜民
有客嘗談解散川,偶因晴景到山前。
溪流似景清無底,石壁如門翠插天。
夜氣結成三洞雨,春渠飲盡一州田。
臨行始覺房陵好,更欲遲留住一年。
977
《溫泉》 宋·張舜民
岧峣華清宮,下有溫泉水。
繡領絡千門,玉蓮噴九蕊。
第一名御湯,第二沐妃子。
從上傍諸生,最下列衛士。
978
《題鹽倉壁》 宋·葛立方
破賊須緡錢,箕斂困郡縣。
孰若嚴矩矱,溟海恣煎煉。
僚寀課惰勤,息入計虧羨。
連艘走群商,金帛委神甸。
979
《九效·鳴窮》 宋·葛立方
吾有車兮山之阿,吾有舟兮江之沚。
任重兮致遠,欲行兮誰止。
車欲行兮山路槎牙,舟欲行兮底著平沙。
吾不能移王屋之山兮,通褒斜之孤。
* 關于底行的詩詞 描寫底行的詩詞 帶有底行的詩詞 包含底行的古詩詞(138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