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底游人的詩詞(597首)
561
《答周允升留別》 宋·趙蕃
客居江之南,未識衡岳大。
長于想象中,便作登臨外。
南游悵不已,病目恍增快。
要窮山水原,靡問仙靈態。
563
《送愚卿兼簡魯卿卓卿》 宋·趙蕃
逢人盡道為官去,為訪名山只有君。
屨底沖殘大仰雪,筆頭帶得祝融云。
區區自誓王逸少,歷歷臥游宗少文。
歸見二難應細說,恨余佳處阻平分。
564
《宿合龍山達觀寺用張澂達明壁間韻》 宋·趙蕃
游山到處不擬出,幾向官程問山入。
旁人笑我底悠悠,我亦應緣聊兀兀。
平生作詩忌大巧,到此真成腸胃繞。
試將閣筆罷楮生,又病囊中此山少。
入山已破山中云,出山定復松崖根。
合龍端為此得名,達觀妙旨又莫論。
565
《遂初泉》 宋·趙蕃
荊溪溪水清無底,下有亂石白齒齒。
東坡先生所止居,想像神游應不死。
后來高躅嗣者誰,東門孫氏賢塤篪。
不惟文采風流是,釀酒喜客俱似之。
566
《和鐘道士若谷投贈韻》 宋·程公許
流年袞袞擁頭浪,蕭騷白發三千丈。
人生勞祿底須多,何嗟及矣負米養。
滄溟不禁尾水匯,養素略窺道家說。
庶幾真一復保全,可以眾言強分裂。
571
《宿寶峰呈玉澗》 宋·王柏
默成已仙去,北山久寂寞。
豈無愛山人,時時訪林薄。
心境不相當,丘壑自丘壑。
誰知百年后,秀氣才有托。
572
《自和》 宋·李曾伯
百尺城頭著畫闌,當年氣欲壓人寰。
天機野馬浮游外,世事沙鷗浩蕩間。
俗靡風頹疇底柱,功成身退盍循環。
君看方冊中前鑒,辦取輕帆及早還。
573
《送羅季能赴江陵幕》 宋·李曾伯
幕底從游數月間,孤燈凍飽相嘆。
平生得此於人寡,舉世如斯知己難。
舍我遽輕千里別,祝君惟有一分寬。
楊花正怯春歸去,忍向南關送客看。
574
《漢宮春·開盡荼》 宋·陳允平
開盡荼,正桑云麥浪,天氣如秋。
南園露梢半坼,金粟絲頭。
溫香傍酒,盡多嬌、不識春愁。
鶯院悄,輕陰弄晚,何人堪伴清游。
575
《用翁雪舟送春韻三首》 宋·蒲壽宬
底事黃鸝喚不休,出門欣見綠陰稠。
殘花滿地無人掃,芳草連天起客愁。
淚落田間聞牧笛,醉歸江上問漁舟。
杜鵑也合催春去,何處而今孟浪游。
576
《海山圖二首》 宋·趙文
棧道縈紆如蜀路,我夢曾游定何處。
金碧樓臺縹紗里,員嶠方壺如是爾。
彼何人者欲問之,翩然抱琴過橋底。
577
《鐵笛行贈丁云屋》 宋·黎廷瑞
斗牛之墟有伏龍,寶氣夜起天為虹。
雷公往矣不再逢,潭底高臥吟秋風。
忽羞珠宮薄且闕,返形化作紅爐雪。
背負七星雷吐舌,五色石墮天驚裂。
578
《孫康侯北歸》 宋·仇遠
淮海十年別,北歸今幾時。
鏡中無舊發,囊底有新詩。
每恨為官縛,翻令見面遲。
清都游歷事,還許俗人知。
579
《舟發》 宋·董嗣杲
萬愁聚眼底,城下登江船。
江窮渺渺如,身墮棲棲然。
初來情頗濃,既去情尤牽。
縱目入虛空,順濟皆由天。
* 關于底游人的詩詞 描寫底游人的詩詞 帶有底游人的詩詞 包含底游人的古詩詞(5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