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底枝的詩詞(581首)

    441 《象之晚坐有感次韻》 宋·李呂

    丈夫不作宋玉悲,珍重陶潛菊一枝。
    寄傲北窗緣底事,只應真趣少人知。

    442 《梅詩呈六四叔》 宋·劉子翚

    一枝新白破長林,定想霜毫落有神。
    蹩{左足右薛}若予將底用,猶堪臥護北潭春。

    443 《暗香·館娃艷骨》 宋·汪元量

    館娃艷骨。
    見數枝雪里,爭開時節。
    底事化工,著衣陽和暗偷泄。
    偏把紅膏染質,都點綴、枝頭如血。

    444 《臘梅和次韓韻》 宋·王之道

    一枝橫亞竹梢黃,宮樣新翻半額妝。
    閒淡似宜冬后日,清癯應怯夜來霜。
    生憎丹臉嬌含酒,巧妬冰肌冷透香。
    取蠟為花緣底事,浪吟空發少年狂。

    445 《次韻周子嘉詠雪》 宋·王之道

    勢凌風力斗清嚴,徹骨尤非老病堪。
    凍蠡夜回千首北,寒梅朝放一枝南。
    扁舟底事方行役,販履何人正立談。
    江上別來勞夢寐,相寬猶喜見詩三。

    446 《西園月夜竹影滿堂》 宋·朱翌

    良夜天徹幕,林間月如篩。
    解與竹傳神,月娥真畫師。
    東坡元不死,鶴駕相追隨。
    羽氣未掃除,戲筆聊一麾。
    調和水墨勻,幻出虬龍枝。
    圖成不掛壁,擲地容俯窺。
    欲進復小卻,尚慮鞋底泥。

    447 《六宮戲嬰圖》 元·楊維楨

    黃云復壁椒涂蘇,銀床水噴金蟾蜍。
    宜男草生二月初,燕燕求友烏將雛。
    芙蓉花冠金結樓,飄飄盡是瑤臺侶。
    宮中個個承主恩,豈復君王夢神女。

    448 《冶春口號七首》 元·楊維楨

    今年臘底無殘雪,卻是年前十日春。
    騎馬行春橋上路,密梅花發便撩人。
    吳下逢春春思濃,不堪花發館娃宮。
    吳山青青吳水白,愁殺江南盛小叢。

    449 《春情二首》 元·楊維楨

    惜春正是上春時,何處春情可賦詩。
    吳王臺下斗芳草,蘇小門前歌柳枝。
    灼灼桃花朱戶底,青青梅子粉墻頭。
    蹋歌起自春來日,直至春歸唱不休。

    450 《聽蛙》 明·劉基

    繞舍荒池底且,蟄蛙齊候鳴雷社。
    已知地氣上如炊,更覺石泉流若瀉。
    舉頭玉燭煥陽明,?曷足汗泥悲土苴。
    半夜條風入綺窗,清晨細雨霏檐瓦。

    451 《落花圖詠》 明·唐寅

    春盡愁中與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風。
    鬢邊舊白增新白,樹底深紅換淺紅。
    漏刻已隨香篆了,錢囊甘為酒杯空。
    向來行樂城東路,青草池塘亂活東。

    452 《皂角灘》 明·楊基

    煙蘿毿樹蒙松,夏綠更換春花紅。
    千山萬山無所聽,鷓鴣杜宇啼春風。
    穹崖斕斒高百尺,快劍無痕镵翠碧。
    寶氣朝凝五色霞,丹光夜燭三分日。

    453 《湘陰廟梨花(有序)》 明·楊基

    平生厭看桃與李,惟有梨花心獨喜。
    海雪樓前雪一株,歲歲清明醉花底。
    北山岡下花最盛,千樹玲瓏圍綠水。
    前年騎馬賞花處,我與河東兩人耳。

    454 《丙午寒食厚卿置酒壓沙寺邀諸君觀梨花獨蘇子》 宋·強至

    種梨易長地舊淤,春風一掃無枯株。
    沙頭古寺枕城角,樓殿自與人跡疏。
    看花置酒三月破,點檢座客惟欠蘇。
    酒酣花底不知處,恍若身世游蕊珠。

    455 《寄辟疆》 宋·強至

    憶昨枉君軒,始來就客邸。
    爾仆方息肩,顧我遽屈體。
    守閽前通名,倒屣出致禮。
    相見吐論議,所學愈根柢。

    456 《和人食橘》 宋·強至

    洞庭一夜落清霜,枝上新苞葉底黃。
    摘去金沙摶作顆,剖來玉露結成囊。
    嶺頭梅小酸無味,渭北梨粗冷欠香。
    合薦甘馨調鼎實,未宜登俎奉君嘗。

    457 《道旁松》 宋·強至

    何年澗底栽,移植俯官道。
    腹空蟻穴眾,枝瘦龍脊裊。
    斧斤須良材,霜雪豈終老。
    大有歲寒操,見盡桃李夭。

    458 《和陶淵明二十首》 宋·陳造

    骯臟老眉面,豈是趨世資。
    謬著百僚底,躄強折枝。
    深知才用短,敢謂時命奇。
    歸耕不顧計,更問婚娶為。

    459 《次韻李壽卿明府憶梅》 宋·陳造

    不分無花空折枝,探梅要趁未紛披。
    憶常月地攜筇去,似許風裳倚竹時。
    莊蝶認香憐夢短,墨君寫影竟誰欺。
    故人底事江南北,驛使來時僅好詩。

    460 《次韻李壽卿明府憶梅》 宋·陳造

    炯若橫陳耐凍枝,清篇細讀更重披。
    即令扶病揩塵硯,痛憶尋芳載酒時。
    政使雪霙來眼底,卻愁霜鬢被花欺。
    暗香疏影君能事,何處羈人敢語詩。

    * 關于底枝的詩詞 描寫底枝的詩詞 帶有底枝的詩詞 包含底枝的古詩詞(58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