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底聲的詩詞(1142首)
981
《送高錄參美任》 宋·姚勉
高安之民椎且質,空蒙惡聲頭上筆。
獨惟猾吏可怕人,架鷹騰霄柙虎出。
貪官乞錢吏手中,庸官仰筆描吏容。
獄情黯菼直為曲,雖欲辨雪何由從。
982
《問雁》 宋·姚勉
家山已作一月疎,囑雁為取秋風書。
雁飛竟去已幾日,乃爾寂寂如何如。
曉霜雁聲又東去,急起出門呼雁住。
前時囑爾為寄書,汝今將書落何處。
984
《贈神籟談天》 宋·胡仲弓
曾將甲子問群生,來向人間說五行。
眼底精神雖晦昧,胸中造化卻分明。
指推寶歷八千數,時弄玉簫三四聲。
袖里百篇題品盡,何曾識得一公卿。
986
《旱湖》 宋·胡仲弓
老天動是一年晴,怪底游人不出城。
湖上幾時無好況,堤邊近日少吟聲。
草深盍放牛羊牧,水涸難尋鷗鷺盟。
但得孤山梅不死,其他風物弗關情。
987
《邑水南夜歸即景》 宋·何夢桂
郊原踏遍拾芳蘅,歸聽城頭打二更。
野渡無人舟早宿,山蹊有月馬遲行。
人家燈落半江影,僧寺鐘來隔岸聲。
世路百年雙屐底,青山不老白頭生。
988
《知盧可庵教諭鼓歌》 宋·何夢桂
崇牙樅樅,賁鼓逢逢。
始作這以荊衡底貢之新革,試叩之以巴蜀故產之孤桐。
雷震一聲草木拆,蠖信其屈龍起蟄。
天地訢合萬物蘇,陽氣宣聲陰屏跡。
989
《得雨行》 宋·何夢桂
萬井泉枯民徙市,誰碾火輪燒海底。
蛇翳墮甕鞭弗靈,豐隆困臥屏翳死。
天驅鬼格啄黔氓,神龍蓄雨不敢行。
萬樹翠乾禾赤熛,田田兆坼龜縱橫。
991
《虎溪三笑圖》 宋·黎廷瑞
陰壁摻苦竹,秋池淡芙蓉。
二老廬山間,風味夙昔同。
亦有栗里人,心事黃花叢。
囊中無一錢,眼底四海空。
993
《草蟲圖》 宋·仇遠
昨夜南山雷雨霽,蟄室初開百蟲起。
草夭菜秀蒲柳長,生意森然隨氣使。
陰陽變態足纖巧,分得余妍歸畫史。
野蜂采蜜花房里,官蛙瞠目莎池底。
994
《題王師尹所藏三峽圖》 宋·仇遠
廬山石橋天下奇,奔湍赴壑潛馮夷。
倚闌俯瞰毛發竦,品題曾讀坡仙詩。
畫師筆斡造化窟,豈必夜半夸娥移。
蜀天茫茫千萬里,仿佛猿聲亦如此。
何當譜入朱絲弦,水底魚龍應洗耳。
995
《廣濟縣》 宋·董嗣杲
云罨廳檐草擁門,荻花掠岸雪紛紛。
龍行費圣祠前雨,鴉聚甘王墓上云。
絕巘樹環孤市盡,亂溪水入大江分。
邑民還有思莼興,簾底琴聲寂不聞。
997
《合澗橋》 宋·董嗣杲
危闌壓定活流重,誰識錢源繞梵宮。
兩澗共歸橋底合,萬雷莫敵水聲雄。
游人移步心還恐,野衲棲禪耳欲聾。
石倚臥梁山月落,白猿一嘯五峰空。
998
《廬山道中》 宋·董嗣杲
疊疊蒼巒別是天,往來即是地行仙。
撥云峰底落紅雨,冷翠谷中浮紫煙。
樹色凈依山色古,樵聲清共瀑聲傳。
遠公不作淵明醉,結社徒然懷白蓮。
999
《杜鵑花》 宋·董嗣杲
樹底催歸咽一聲,夕陽噴恨入繁英。
枝枝血染花風晚,萼萼愁開谷雨晴。
尚有春魂遺萬古,豈無月色照三更。
冤紅遮莫隨流水,最撓天涯蜀客情。
1000
《午陰坐清足軒》 宋·董嗣杲
云過秋天亂擘絮,風透秋窗遺剪刀。
客衣難禁如此候,離家失侶徒呼號。
肌骨癯然病易入,況復加以思慮勞。
行來行往失神雋,蟄此何殊懸壁猱。
* 關于底聲的詩詞 描寫底聲的詩詞 帶有底聲的詩詞 包含底聲的古詩詞(114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