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底聲的詩詞(1142首)

    581 《福圣觀》 宋·姚祜

    織女機成未剪裁,練光浮出五云開。
    日邊瑩彩憑空落,澗底寒聲動地來。
    望徹九霄人錯愕,勢傾三井雪崩摧。
    臥龍欲起為霖雨,肯逐洪波去不回。

    582 《楊高士聽彈琴》 宋·姚舜陟

    我來請雨謁龍公,日腳已斂云沖融。
    解衣盤礴暫小憩,清談對此兩相翁。
    霏霏鋸屑引意靜,爇鼎忽聞彈絲桐。
    少年水師貌頗古,十指捲袖如剝蔥。

    583 《寶應寺讀書堂成因懷明道先生》 宋·游酢

    橋西積雪度新晴,卜筑茅堂快落成。
    郁郁奇花鋪野趣,關關好鳥和書聲。
    春濃嵐色無邊景,水凈天光徹底清。
    記得程門窗草綠,至今遐想每馳情。

    584 《戲題斗促織》 明·張維

    自離草莽得登堂,賢主恩優念不忘。
    飽食甕城常養銳,怒臨沙塹敢摧強。
    敵聲夜振須仍奮,壯氣秋高齒漸長。
    眼底孽余平剪后,功成誰復論青黃。

    585 《題明慶塔院》 宋·章得象

    步步云梯徹上層,回頭自覺欲飛騰。
    頻來不是塵中客,久住偏宜物外僧。
    下寺鐘聲沈地底,前峰塔影落階稜。
    憑闌未盡吟詩興,卻擬乘間更一登。

    586 《初夏遣悶三絕》 宋·趙伯溥

    日腳初長雨滿川,杜鵑聲老夕陽天。
    予心底慍難為解,故賂南風奏管弦。

    587 《和蛩栗齋豐翠蛟亭》 宋·趙汝譡

    眾峰抱蒼龍,蟠屈翠蛟水。
    放之兩崖閒,奔洶不得止。
    濤瀾生席上,雷雹轉石底。
    恍疑天柱搖,將拔險洞起。

    588 《水心新居》 宋·趙汝鐸

    開扉待嘉客,沽酒解閑愁。
    半夜秋霖歇,滿塘寒水流。
    風聲生葉底,月色在沙頭。
    憶著鱸魚美,松江有舊游。

    589 《書懷》 宋·趙子覺

    柳影板陰綠繞村,日長細得話詩情。
    迎風紫燕忽雙去,隔雨黃鸝又一聲。
    筆黑生涯成冷淡,筍蔬盤饌易經營。
    世間微利真刀蜜,有底驅馳取重輕。

    590 《句》 宋·朱天錫

    百里歡聲歌扇底,萬家和氣酒杯中。

    591 《水調歌頭 和盧仲敬太守》 未知·曹伯啟

    嘗為武林客,歡洽快平生。
    誰知分袂江滸,西往復東行。
    今日簿書旁午,明日山川迢遞,愁恨幾時清。
    回首舊游地,天遠暮云平。

    592 《奉酬段御史登岳陽樓之作,時分理盜賊至海康》 元·范梈

    誰能手鋪湘水平,刬卻君山看洞庭。
    昔人已騎黃鶴去,樓前亂芷春蘭青。
    豈知繡衣后千載,遠違鳳闕來江城。
    憑高吊古落日紫,領客置酒開云屏。

    593 《和韻簡天則上人》 元·朱希晦

    涼風裊裊晚秋天,潮落雙門纜客船。
    九陌黃塵蓬鬢底,一籬香露菊花邊。
    故鄉鱸鲙牽歸思,近砌蛩聲攪夜眠。
    不道分攜成遠別,幾時林下細談禪?

    594 《滿江紅·煙雨孤帆》 元·李孝光

    煙雨孤帆,又過錢塘江口。
    舟人道、官儂緣底,驅馳奔走。
    富貴何須囊底智,功名無若杯中酒。
    掩篷窗、何處雨聲來,高眠后。

    595 《斗室》 明·本虛讓公

    幽軒構得寬于斗,車馬紅塵不許通。
    柱底祗能藏酒甕,壁問聊足掛詩筒。
    雨聲到枕巡檐響,花影橫窗滿榻紅。
    莫笑貧居苦蝸窄,乾坤都在一壺中。

    596 《鼓琴》 明·陳繼儒

    老樹槎牙匝澗生,彈琴樹底月凄清。
    有時弦到真悲處,古戰場中蟋蟀聲。

    597 《月夜江樓聞笛》 明·陳言

    陳子別家經年,孤身千里,撫月色之凄清,感笛聲之悲惋
    ,悵然集語,用寫羈懷。
    樓前澹月連江白,樓底誰家吹玉笛?笛聲憤怨哀中流,一
    夜愁殺江南客。

    598 《纟互云詩八首次韻》 明·程嘉燧

    梅飄妝粉聽無聲,柳著鵝黃看漸生。
    雷茁玉尖梳底出,雪堆煤黛畫中明。
    不嫌晝漏三眠促,方信春宵一刻爭。
    背立東風意何限,衱腰珠壓麗人行。
    ¤

    599 《詠湯婆長句寄談勿庵勉之共發一笑》 明·龔詡

    歲晚江鄉雪盈尺,小齋不禁寒氣逼。
    先生獨臥不成眠,兩腳渾如水中石。
    今宵何幸得溫溫,伸去縮來隨意得。
    非關被底別藏春,深藉湯婆有余力。

    600 《靖安八詠》 明·古春蘭公

    陳檜昔聞后庭花,今見禎明檜。
    雙劍列雌雄,每與風雨會。
    艮岳莫可移,夜挾驚霆壞。
    至今左紐枝,老氣發光彩。

    * 關于底聲的詩詞 描寫底聲的詩詞 帶有底聲的詩詞 包含底聲的古詩詞(114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