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底聲的詩詞(1142首)

    461 《蝶戀花·斷續鄉心隨晚汐》 現代·沈祖棻

    斷續鄉心隨晚汐。
    江底愁魚,吹起波千尺。
    戍角一聲人語寂,四山無月天如漆。
    午夜寒風欺敗壁。
    臘淚縱橫,試問今何夕?敲缺唾壺秋雨急,新詞欲譜冰弦澀。

    462 《補樂歌十首·六英》 唐·元結

    我有金石兮,擊考崇崇。
    與汝歌舞兮,上帝之風。
    由六合
    兮,英華沨沨。
    我有絲竹兮,韻和泠泠。
    與汝歌舞兮,上帝之聲。
    由六合
    兮,根底嬴嬴。

    463 《酹江月 過淮陰》 元·薩都剌

    短衣瘦馬,望楚天空闊,碧云林杪。
    野水孤城斜日里,猶憶那回曾到。
    古木鴉啼,紙灰風起,飛入淮陰廟。
    椎牛釃酒,英雄千古誰吊。

    464 《酹江月 過淮陰》 元·薩都剌

    短衣瘦馬,望楚天空闊,碧云林杪。
    野水孤城斜日里,猶憶那回曾到。
    古木鴉啼,紙灰風起,飛入淮陰廟。
    椎牛釃酒,英雄千古誰吊。

    465 《夜坐》 明·景翩翩

    柳底繁陰月易藏,無端寒露泣寒螀。
    殘秋莫坐空堂夜,二十五聲點點長。

    466 《臨江仙·同是天涯流落客》 元·劉秉忠

    同是天涯流落客,君還先到襄城。
    云南關險夢猶驚。
    記曾明月底,高枕遠江聲。
    年去年來人漸老,不堪苦事功名。
    傾開懷抱酒多情。
    幾時同一醉,揮手謝公卿。

    467 《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 明·宋濂

    太虛之氣隨物形,天聲地聲由此生。
    小或簸蕩吼河海,大將觸搏流風霆。
    天輪膠戾神鬼戰,地軸挺拔蛟龍爭。
    圈臼洼污各異奏,彯沙礜石咸齊鳴。

    468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清·梁啟超

    亞洲大陸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盡瘁國事不得志,斷發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讀書尚友既一載,耳目神氣頗發皇。
    少年懸弧四方志,未敢久戀蓬萊鄉。

    469 《秋晚》 宋·真山民

    暮色入江郊,霜風兩鬢毛。
    笛聲吹月落,詩興挾秋高。
    謝約南柯蟻,留連左手螯。
    孤燈竹窗底,危坐一歌騷。

    470 《四禽圖》 明·李東陽

    珊瑚出海海見底,誰掣長竿臨海水。
    黑風驅霧卷冥蒙,化作禽飛向空起。
    北人未熟南禽名,嶺外方言如鳥聲。
    由來珍異非國寶,須識君王卻貢情。
    ¤

    471 《次韻陳鈞甫郊行》 宋·鄧林

    黃塵敗素意,出門愜郊行。
    野鞠含冷焰,巖松起寒聲。
    高山唐業崇,流水晉時清。
    拾薪歸底用,石鼎待彌明。

    472 《挽辛憲若五首》 宋·徐元杰

    榮顯宜超躐,威聲憺外陲。
    邊疆多嶮歷,麾節兩朝推。
    范子甲兵有,張名草木知。
    急流緣底勇,路口峴山碑。

    473 《秋懷寄陳宗之》 宋·黃簡

    秋聲四壁動,寒事日骎骎。
    紅剝林閑子,青除架底陰。
    積閑殊有味,安拙本無心。
    獨愧陳徵士,賒書不問金。

    474 《江城子 感舊》 元·倪瓚

    窗前翠影濕芭蕉。
    雨瀟瀟。
    思無聊。
    夢入故園,山水碧迢迢。

    475 《江城子 感舊》 元·倪瓚

    窗前翠影濕芭蕉。
    雨瀟瀟。
    思無聊。
    夢入故園,山水碧迢迢。

    476 《清平樂·菲菲香雪》 元·姚燧

    菲菲香雪。
    更照溶溶月。
    管被司花嫌太潔。
    故遺啼鵑濺血。
    方舒笑臉迎丹。
    兩聲深院珊珊。
    有底春愁未訴,向人紅淚闌干。

    477 《鷓鴣天·乍學琵琶已斷腸》 元·張翥

    乍學琵琶已斷腸。
    錦絳銀甲玉懸*。
    春風瓊樹聲逾穩,秋水芙蓉字亦香。
    微斂笑,淺句妝。
    何須重覓杜韋娘。
    休教月底清歌去,怕趁行云上鳳

    478 《鷓鴣天·乍學琵琶已斷腸》 元·張翥

    乍學琵琶已斷腸。
    錦絳銀甲玉懸*。
    春風瓊樹聲逾穩,秋水芙蓉字亦香。
    微斂笑,淺句妝。
    何須重覓杜韋娘。
    休教月底清歌去,怕趁行云上鳳

    479 《正德宮詞八首》 明·王世貞

    仙《韶》別院奏新聲,不按唐山曲里名。
    青鷂白翎俱入破,十三弦底似雷鳴。
    ¤

    480 《西城宮詞八首》 明·王世貞

    花底傳籌到五更,隱囊斜倚到天明。
    寒霜不敢蒙頭坐,暖閣時聆謦欬聲。

    * 關于底聲的詩詞 描寫底聲的詩詞 帶有底聲的詩詞 包含底聲的古詩詞(114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