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底回的詩詞(875首)

    501 《捕魚詞》 明·吳夢旸

    錢唐蕭蕭暮潮響,雪片打船天蒼莽。
    此時江心魚不上,漁郎視魚如在掌。
    身躍水底勝落網,手擎一尾一尺廣。
    回身落水水幾丈,俄頃出沒魚穰穰。
    起立船頭發蔽顙,不著衣裳還打槳。

    502 《玄寧夜集贈張子言》 明·吳子孝

    我不能奮身霄漢攀蛟龍,手攬日月登玄宮。
    揚帆浩溟泛滄海,玉芝若木空相待。
    燕京骯臟誰與憐,拜趨公府心欲穿。
    桂薪玉粟猶爭煬,羸馬青衫愁著鞭。

    503 《虔州懷古》 明·夏寅

    宋家后葉如東晉,南渡虔州益可哀。
    母后撒簾行在所,相臣開府濟時才。
    虎頭城向江心起,龍脈泉從地底來。
    人代興亡今又古,春風回首郁孤臺。

    504 《東山顧命歌》 明·香嚴和尚

    金陵有個奇男子,白手成家立綱紀。
    不逢良女喚回頭,幾乎埋沒紅塵里。
    嘆浮生,只如此,參訪明師求直指。
    見說傳燈錄上人,志氣沖天奮然起。

    505 《薊門煙樹》 明·楊榮

    薊門春雨散浮埃,煙樹溟濛霽欲開。
    十里清陰連紫陌,半空翠影接金臺。
    東風葉暗留鶯語,落日林深看鳥回。
    記得清明攜酒處,碧桃花底坐徘徊。

    506 《立玉亭》 明·玉芝和尚

    山當崖斷孤亭立,竹樹回環翠萬層。
    倒看夕陽深澗底,不知云外有歸僧。

    507 《獨石行》 明·張佳胤

    獨石城南一片石,突兀霜空削如壁。
    古松屈鐵盤云根,紫翠千峰莽相射。
    陸海俄翻滟滪堆,流沙直接昆侖脈。
    奇標眼底不常見,誰其置之巨靈跡。

    508 《瀟湘八景畫·洞庭秋月》 明·朱瞻基

    洞庭秋水清徹底,岳陽城頭月初起。
    巴山落影半湖陰,金波倒浸芙蓉翠。
    須臾素景當瑤空,寒光下燭馮夷宮。
    云夢微茫冰鑒里,沅湘浩蕩玉壺中。

    509 《春草碧·幾番風雨西城陌》 元·完顏某

    幾番風雨西城陌。
    不見海棠紅、梨花白。
    底事勝賞匆匆,正自天付酒腸窄。
    更笑老東君、人間客。

    510 《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 唐·李白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于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511 《放言五首 并序》 唐·白居易

    元九在江陵時,有《放言》長句詩五首,韻高
    而體律,意古而詞新。
    予每詠之,甚覺有味,雖前輩深于詩者,未有此作。

    哲理

    512 《雜曲歌辭·浪淘沙》 唐·白居易

    一泊沙來一泊去,一重浪滅一重生。
    相攪相淘無歇日,會交山海一時平。
    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無邊。
    暮去朝來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

    513 《轎?釧罩蕁?》 唐·白居易

    拔從水府底,置向相庭隈。
    對稱吟詩句,看宜把酒杯。
    終隨金礪用,不學玉山頹。
    疏傅心偏愛,園公眼屢回。
    共嗟無此分,虛管太湖來。
    [居易與夢得俱典姑蘇,而不獲此石。
    ]

    514 《續麗人行》 宋·蘇軾

    李仲謀家有周昉畫背面欠伸內人,極精,戲作此詩。
    深宮無人春日長,沉香亭北百花香。
    美人睡起薄梳洗,燕舞鶯啼空斷腸。
    畫工欲畫無窮意,前立東風初破睡。

    515 《續麗人行》 宋·蘇軾

    深宮無人春日長,沉香亭北百花香。
    美人睡起薄梳洗,燕舞鶯啼空斷腸。
    畫工欲畫無窮意,背立東風初破睡。
    若教回首卻嫣然,陽城下蔡俱風靡。

    516 《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宋·蘇軾

    太平宮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樓觀大秦寺延生觀仙游潭十九日aa1歸作詩五百言以記凡所經歷者寄子由遠人罹水旱,王命釋俘囚。
    分縣傳明詔,循山得勝游。
    蕭條初出郭,曠蕩實消憂。
    薄暮來孤鎮,登臨憶武侯。

    517 《次韻參寥師寄秦太虛三絕句時秦君舉進士不得》 宋·蘇軾

    秦郎文字固超然,漢武憑虛意欲仙。
    底事秋來不得解,定中試與問諸天。
    一尾追風抹萬蹄,昆侖玄圃謂朝隮。
    回看世上無伯樂,卻道鹽車勝月題。
    得喪秋毫久已冥,不須聞此氣崢嶸。
    何妨卻伴參寥子,無數新詩咳唾成。

    518 《冬至日獨游吉祥寺》 宋·蘇軾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519 《游道場山何山》 宋·蘇軾

    道場山頂何山麓,上徹云峰下幽谷。
    我従山水窟中來,尚愛此山看不足。
    陂湖行盡白漫漫,青山忽作龍蛇盤。
    山高無風松自響,誤認石齒號驚湍。

    520 《子由在筠作東軒記或戲之為東軒長老其婿曹煥》 宋·蘇軾

    趺坐化去子由聞之乃作二絕一以答予一以答慎明年余過圓通始得其詩乃追次慎韻君到高安幾日回,一時斗藪舊塵埃。
    贈君一籠牢收取,盛取東軒長老來。
    (余送曹詩。
    )大士何曾有生死,小儒底處覓窮通。

    * 關于底回的詩詞 描寫底回的詩詞 帶有底回的詩詞 包含底回的古詩詞(87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