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應是的詩詞(4013首)

    501 《答及甫和》 宋·洪咨夔

    云漢應是紀,尾艮首起坤。
    直坤導岷江,略艮赴海門。
    我家海之角,我行江之源。
    秋月幾改弦,落漲頻移痕。

    502 《江頭寄致遠二首》 宋·洪咨夔

    箕斗光移析木津,踏霜扶醉不驚塵。
    夜寒應是梅花覺,半斂愁容婉侍春。

    503 《朝斗》 宋·白玉蟾

    夜樓一穗玉爐煙,飛入三天最上天。
    朝罷滿空風露晚,世人應是更貪眠。

    504 《七月二十四日食荔枝》 宋·蔡襄

    絳衣仙子過中元,別葉空枝去不還。
    應是天人知憶念,再生朱實慰衰顏。

    505 《為客吟》 宋·邵雍

    忽憶南秦為客日,洛陽東望隔秦川。
    云山去此二千里,歲月于今十九年。
    柳色得非新婀娜,江聲應是舊潺湲。
    衰軀設使能重往,疇昔情懷奈杳然。

    506 《牧童》 宋·邵雍

    隨行笠與簑,未始散天和。
    暖戲荒城側,寒偎古冢阿。
    數聲牛背笛,一曲隴頭歌。
    應是無心問,朝廷事若何。

    507 《次韻子瞻賦雪二首》 宋·蘇轍

    點綴偏工亂鵠鴉,淹留欲解惱船車。
    乘春已覺矜余力,聘巧時能作細花。
    僵雁墮鴟誰得罪,敗墻破壁若為家。
    天公愛物遙憐汝,應是門前守夜叉。

    508 《荊門惠泉》 宋·蘇轍

    泉源何従來,山下長溪發。
    油然本無營,誰使自激冽。
    茫茫九地底,大水浮一葉。
    使水皆為泉,地已不勝泄。

    509 《荊門惠泉》 宋·蘇轍

    泉源何從來,山下長溪發。
    油然本無營,誰使自激冽。
    茫茫九地底,大水浮一葉。
    使水皆為泉,地已不勝泄。

    510 《和長安孫舍人見寄》 宋·魏野

    長安君到轉民安,夏少炎蒸臘少寒。
    接使管玄登月榭,勸農旌旆入煙巒。
    龍池似錦花堪賞,鶉野如云稼好觀。
    見說添蘇亞蘇小,隨軒應是佩珊珊。

    511 《寄贈河中孫大諫兼簡劉大著李瀆處士》 宋·魏野

    暫出皇州路不賒,莫同夢得動咨嗟。
    雙旌況鎮重華國,五府猶為大尹家。
    劉耀卿方知屬邑,李長源舊寄生涯。
    相逢應是星頻聚,豈獨山河勢可夸。

    512 《雪竹》 宋·魏野

    溪南一向幾多垂,欲詠終難比并伊。
    應是彤庭將御試,麻衣群見折腰時。

    513 《聞揚州柴給事有弄璋之慶寄詩賀之》 宋·楊億

    華堂何夕夢熊羆,衛氏如今有一兒。
    三日懸弧應是喜,十年結實未為遲。
    預知駟馬門閭盛,暗想天麟骨法奇。
    曾忝門墻攝齊者,待看孔魯學聞詩。

    514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其四》 宋·姜夔

    千門列炬散林鴉,兒女相思未到家。
    應是不眠非守歲,小客春意入燈花。

    515 《除放自石湖歸苕溪》 宋·姜夔

    千門列炬散林鴉,兒女相思未到家。
    應是不眠非守歲,小客春意入燈花。

    516 《乍涼寄樸翁》 宋·姜夔

    前日松間步屧歸,更將荷葉障秋暉。
    如今城里拋團扇,應是山中試裌衣。
    水有秋容連漸少,樹含涼氣鳥慵飛。
    炎天既懶趨城市,從此尤須巒翠微。

    517 《于越亭》 宋·姜夔

    松尾颼颼石浪寒,胡啼番曲轉聲酸。
    人間無此春風手,應是江妃夜放彈。

    518 《唐律寄呈父鳳山提舉十首》 宋·汪元量

    西興渡口亂啼鴉,錦纜牽江目力賒。
    六館衣冠淪道路,三宮珠玉走風砂。
    山川不盡心難老,歲月憂煎發漸華。
    行到湘南歸不得,倚門應是望天涯。

    519 《祝英臺近·黯春陰》 宋·吳文英

    黯春陰,收燈後,寂寞幾簾戶。
    一片花飛,人駕彩云去。
    應是蛛網金徽,拍天寒水,恨聲斷、孤鴻洛浦。
    對君訴。

    520 《聲聲慢·鶯圍橙徑》 宋·吳文英

    鶯圍橙徑,鱸躍莼波,重來雨過中秋。
    酒市漁鄉,西風勝似春柔。
    宿舂去年村墅,看黃云、還委西疇。
    鳳池去,信吳人有分,借與遲留。

    * 關于應是的詩詞 描寫應是的詩詞 帶有應是的詩詞 包含應是的古詩詞(401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