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應不路的詩詞(1266首)

    821 《送陳倜赴江陵從事》 唐·姚合

    荊州勝事眾皆聞,幕下今朝又得君。
    才子何須藉科第,男兒終久要功勛。
    江村竹樹多于草,山路塵埃半是云。
    新什定知饒景思,不應一向賦從軍。

    822 《寄送盧拱秘書游魏州》 唐·姚合

    太行山下路,荊棘昨來平。
    一自開元后,今逢上客行。
    地形吞北虜,人事接東京。
    掃灑氛埃靜,游從氣概生。

    823 《病中知皇子陂荷花盛發寄王繢》 唐·裴夷直

    十里蓮塘路不賒,病來簾外是天涯。
    煩君四句遙相寄,應得詩中便看花。

    824 《送饒州張使君》 唐·朱慶馀

    白頭為郡清秋別,山水南行豈覺賒。
    楚老只應思入境,吳兒從此去移家。
    館依高嶺分樟葉,路出重江見葦花。
    務退唯當吟詠苦,留心曾不在生涯。

    825 《將赴池州道中作》 唐·杜牧

    青陽云水去年尋,黃絹歌詩出翰林。
    投轄暫停留酒客,絳帷斜系滿松陰。
    妖人笑我不相問,道者應知歸路心。
    南去南來盡鄉國,月明秋水只沈沈。

    826 《贈別》 唐·杜牧

    眼前迎送不曾休,相續輪蹄似水流。
    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
    蘇秦六印歸何日,潘岳雙毛去值秋。
    莫怪分襟銜淚語,十年耕釣憶滄洲。

    827 《懷紫閣山》 唐·杜牧

    學他趨世少深機,紫閣青霄半掩扉。
    山路遠懷王子晉,詩家長憶謝玄暉。
    百年不肯疏榮辱,雙鬢終應老是非。
    人道青山歸去好,青山曾有幾人歸。

    828 《發靈溪館》 唐·許渾

    山多水不窮,一葉似漁翁。
    鳥浴寒潭雨,猿吟暮嶺風。
    雜英垂錦繡,眾籟合絲桐。
    應有曹溪路,千巖萬壑中。

    829 《題靈山寺行堅師院》 唐·許渾

    西巖一徑不通樵,八十持杯未覺遙。
    龍在石潭聞夜雨,雁移沙渚見秋潮。
    經函露濕文多暗,香印風吹字半銷。
    應笑東歸又南去,越山無路水迢迢。

    830 《贈別》 唐·許渾

    眼前迎送不曾休,相續輪蹄似水流。
    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
    蘇秦六印歸何日,潘岳雙毛去值秋。
    莫怪分襟銜淚語,十年耕釣憶滄洲。

    831 《病中聞河東公樂營置酒口占寄上》 唐·李商隱

    聞駐行春旆,中途賞物華。
    緣憂武昌柳,遂憶洛陽花。
    嵇鶴元無對,荀龍不在夸。
    只將滄海月,長壓赤城霞。

    832 《驄馬曲》 唐·紀唐夫

    連錢出塞蹋沙蓬,豈比當時御史驄。
    逐北自諳深磧路,連嘶誰念靜邊功。
    登山每與青云合,弄影應知碧草同。
    今日虜平將換妾,不如羅袖舞春風。

    植物

    833 《題朝陽巖》 唐·牛叢

    躡石攀蘿路不迷,曉天風好浪花低。
    洞名獨占朝陽號,應有梧桐待鳳棲。

    834 《賀楊收作相》 唐·薛逢

    闕下憧憧車馬塵,沈浮相次宦游身。
    須知金印朝天客,同是沙堤避路人。
    威鳳偶時因瑞圣,應龍無水謾通神。
    立門不是趨時客,始向窮途學問津。

    835 《送從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 唐·趙嘏

    揚雄詞賦舉天聞,萬里油幢照塞云。
    仆射峰西幾千騎,一時迎著漢將軍。
    旌旗杳杳雁蕭蕭,春盡窮沙雪未消。
    料得堅昆受宣后,始知公主已歸朝。

    836 《送從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 唐·趙嘏

    揚雄詞賦舉天聞,萬里油幢照塞云。
    仆射峰西幾千騎,一時迎著漢將軍。
    旌旗杳杳雁蕭蕭,春盡窮沙雪未消。
    料得堅昆受宣后,始知公主已歸朝。

    837 《送歸江州友人初下第(一作送友人下第歸)》 唐·項斯

    名高不俟召,收采獻君門。
    偶屈應緣數,他人盡為冤。
    新春城外路,舊隱水邊村。
    歸去無勞久,知君更待論。

    838 《早發故山作》 唐·馬戴

    云門夾峭石,石路蔭長松。
    谷響猿相應,山深水復重。
    餐霞人不見,采藥客猶逢。
    獨宿靈潭側,時聞岳頂鐘。

    839 《自廣漢游三學山》 唐·薛能

    殘陽終日望棲賢,歸路攜家得訪禪。
    世缺一來應薄命,雨留三宿是前緣。
    詩題不忍離巖下,屐齒難忘在水邊。
    猿鳥可知僧可會,此心常似有香煙。

    840 《失鶴二首》 唐·薛能

    偶背雕籠與我違,四方端佇竟忘歸。
    誰家白日云間見,何處滄洲雨里飛。
    曾啄稻粱殘粒在,舊翹泥潦半蹤稀。

    * 關于應不路的詩詞 描寫應不路的詩詞 帶有應不路的詩詞 包含應不路的古詩詞(126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