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閑卻孤山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應閑卻孤山路”出自宋代俞灝的《湖堤晚行》,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bù yīng xián què gū shān lù,詩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不應閑卻孤山路”全詩
《湖堤晚行》
暝色才從草色生,管弦羅綺盡歸城。
不應閑卻孤山路,我自扶藜月下行。
不應閑卻孤山路,我自扶藜月下行。
分類:
《湖堤晚行》俞灝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湖堤晚行》是宋代俞灝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暝色才從草色生,
管弦羅綺盡歸城。
不應閑卻孤山路,
我自扶藜月下行。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湖堤上的夜晚漫步情景。暮色剛從青草上升起,宮廷的樂器聲和美麗的錦繡都已歸于城池。然而,孤山路上卻不應該空無一人,于是我自己扶起藜杖,在月光下獨自行走。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現了作者在湖堤晚行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的描繪,表達了一種寂靜與孤獨的情感。詩中的"暝色"和"草色"交相輝映,暗示了夜幕降臨的時刻,也點出了自然界的變化。管弦聲和羅綺的歸城,暗示了繁華喧囂與宮廷生活的歸屬,與湖堤上的孤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不應該孤單行走的感嘆,他自己扶起藜杖,在月光下獨自踏上孤山路。這種情境中的寂靜和孤獨,既是作者內心情感的反映,也可被視為宋代文人士人生的寫照。在這個時代,士人常常面對政治斗爭和官場壓力,他們尋求心靈的寧靜和真實的自我,通過與自然的親近來尋求解脫。
整體上,《湖堤晚行》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寂寞和孤獨情感,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面對世俗紛擾時的心境和追求。
“不應閑卻孤山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dī wǎn xíng
湖堤晚行
míng sè cái cóng cǎo sè shēng, guǎn xián luó qǐ jǐn guī chéng.
暝色才從草色生,管弦羅綺盡歸城。
bù yīng xián què gū shān lù, wǒ zì fú lí yuè xià xíng.
不應閑卻孤山路,我自扶藜月下行。
“不應閑卻孤山路”平仄韻腳
拼音:bù yīng xián què gū shān lù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不應閑卻孤山路”的相關詩句
“不應閑卻孤山路”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不應閑卻孤山路”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不應閑卻孤山路”出自俞灝的 《湖堤晚行》,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