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渚樓中賦,南陽垅底吟。誰言小隱處,頻屈故人臨。經笥茌窺底,詞源幸汲深。思君眠竹屋,雪月冰寒衾。
文字挽回正始音,如君豈合安家林。干祿不和次且嘆。讀書方競分寸陰。斯人與室幸孔邇,有底尋丈能汲深。兩詩竟得摩老眼,慰我饑渴他年心。
老我愧不學,無以祛六蔽。短綆赴修汲,深淺忘厲揭。每逢撲凸篇,如對葛答謎。敵壘或致師,何以御柴曳。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八月一日,過烽火磯。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當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拋江過其下,嵌巖竇穴,怪奇萬狀,色澤瑩潤,亦與它石迥異。
游記寫景抒情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古文觀止寫人傳記
景泰五年甲戌歲,正當南畝耕耘際。忽然驟水漲江湖,洶涌浩漫良可畏。更堪滂沛雨兼旬,大岸小塍俱決潰。田家男婦奔救忙,力竭氣窮無術備。
大道久荊榛,歧路苦未并。博約豈不賢,末學恣馳騁。口耳謾紛紜,徒知響與影。吾心自神明,一掬涵萬境。
春榮忽已衰,夏葉換初秀。披荒得深蹊,掃綠蔭清晝。萬竿交已聳,千畝蔚何富。驚雷迸狂鞭,霧籜舒文繡。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