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并手的詩詞(576首)

    41 《食荔支二首(并引)》 宋·蘇軾

    惠州太守東堂,祠故相陳文惠公,堂下有公手植荔支一株,郡人謂將軍枝。
    今風大熟,賞啖之馀,下逮吏卒,其高不可致者,縱猿取之。
    丞相祠堂下,將軍大樹旁。
    炎云駢火實,瑞露酌天漿。

    42 《次韻酬微之贈池紙并詩》 宋·王安石

    微之出守秋浦時,椎冰看搗萬谷皮。
    波工龜手咤今樣,魚網肯數荊州池。
    霜紈奪色賈不售,虹玉喪氣山無輝。
    方船穩載獻天子,善價徐取供吾私。

    43 《平甫與寶覺游金山思大覺并見寄及相見得詩次》 宋·王安石

    寵參時宰道人琳,氣蓋諸公弟季心。
    勝踐肯論山在險,冥搜欲與海爭深。
    搖搖北下隨帆影,踽踽東來想足音。
    握手更知禪迫遠,隔云靈鷲碧千尋。

    44 《山中得長句戲呈周輔并簡朱縣丞》 宋·陸游

    鶴鳴山空無鶴來,青霞嶂深天壁開。
    千巖角逐互吞吐,一峰拔起矜崔嵬。
    日光微漏潭見底,水氣上薄云成堆。
    幽禽飛鳴報客至,奇樹璀璨知誰栽。

    45 《寄趙昌甫并簡徐斯遠》 宋·陸游

    我詩非大手,我酒亦小戶,得游名勝間,獨以用心苦。
    趙子乃宿士,山立誰敢侮。
    寓名祝融祠,蓑笠臥煙雨。
    高吟三千篇,一字無塵土。

    46 《跋袁起巖所藏後湖帖并遺像一軸,詩中語皆檃》 宋·楊萬里

    先生向來落異縣,故人十載不相聞。
    歸來不但荒三逕,點檢松菊無一存。
    褁輪回璧豈不好,朝廷禮數優遺老。
    紅旗黃紙久罷休,青山白云苦死留。

    47 《李君貺借示其祖西臺學士草圣并書帖一編二軸》 宋·黃庭堅

    當時高蹈翰墨場,江南李氏洛下楊。
    二人歿後數來者,西臺唯有尚書郎。
    篆科草圣凡幾家,奄有漢魏跨兩唐。
    紙摹石鏤見彷佛,曾未得似君家藏。

    48 《和沖卿崇文宿營直睹壁上題名見寄并寄如了不》 宋·司馬光

    白袍昔紛紛,相與會東堂。
    帝梧碧蕭瑟,翔集皆鸞鳳。
    伊余素空疏,濫吹翰黑場。
    不為群雋遺,出處聊簪裳。

    49 《擬陶體三首其一手問足》 宋·梅堯臣

    共生一體中,出處常相并。
    所動輒有跡,何不擇地行。
    履舄雖可蔽,步武豈無聲。
    嘗思汝為玉,請刖見直誠。

    50 《答沖雅上人亦草書并詩》 宋·梅堯臣

    經月不出戶,堂上多綠苔。
    忽有方外客,衣披稻畦來。
    來從青山下,手把紈素裁。
    筆草數行字,瘦蛇起春雷。

    51 《金陵喜逢董卿并送還武昌》 明·高啟

    兵后匆匆記別離,兩年音問不相知。
    武昌樓下初來日,幕府門前忽見時。
    上國花開同醉少,大江潮落獨歸遲。
    莫嗟握手還分手,此會從前豈有期。

    52 《謝程致道監丞以秋夜直舍二詩相視并簡蘇在廷》 宋·晁說之

    秋風雖云高,不到建章宮。
    巨麗發妙思,翰墨爭豪雄。
    移子范舟興,入此潘廬中。
    詩成到誰手,繭面絲發翁。

    53 《李鈞壽花堂〈并敘〉》 宋·蘇轍

    尚書郎晉陵李公,秉性直而和,少従道士得養生法,未五十,去嗜欲,老而不衰,為南都通守。
    其西堂北牖下,池生菖蒲,開花三四,芬馥可愛。
    以書占之曰:“此壽考之祥也。
    ”因名其堂曰“壽花”,而余為作詩記之。

    54 《贈石臺問長老二絕〈并敘〉》 宋·蘇轍

    石臺長老問公,本成都吳氏子,棄俗出家,手書《法華經》,字細如黑蟻,前后若一,將誦之萬遍,雖老而精進不倦,脅不至席者二十有三年。
    余來高安,以鄉人相好,蓋余懶而好睡,見之惕然自警,因贈之二小詩云。
    法達曾經見老盧,半生勤苦一朝虛。
    心通口誦方無礙,笑把吳鸞細字書。

    55 《謝長安孫舍人寄惠蜀牋并茶二首》 宋·魏野

    彩牋一軸敵瓊瑰,喜見親題手自開。
    遠勝浣花人寄到,貴從視草客分來。
    百張重疊霞初卷,十色參差錦乍裁。
    紅藥篇章方雅稱,老夫無用擬封回。

    56 《題并笛圖》 元·楊維楨

    北溟蒼蟠赤有只,何年飛入昭陽里。
    王母抱其首,至尊撫其尾,愛之不啻如己子。
    時復嬌嘶作宮徵,寧王竊弄至尊喜。
    一朝踴躍不可收,化作萬丈長黃虬。

    57 《折花贈內并代答(二首)》 明·楊基

    人面玉娟娟,花枝更可憐。
    憑從畫眉手,折寄鏡臺前。

    58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明·楊基

    一莖白發已堪嗟,況是東風兩鬢華。
    醉里誤將裙作紙,老來羞以帽簪花。
    疏狂不識眉雙結,敏捷曾經手八叉。
    閑喜日長公館靜,自分新火試新茶。

    59 《觀燈市井之利得雨農田所急而二者不可以并時》 宋·韓維

    風回協氣通青律,月破游氛上碧天。
    萬盞華燈輝永夜,一犁甘雨報豐年。
    梅含宿潤粧先試,荑新桑手不拳。
    云勢崇朝殊未已,坐看澤遍先垓田。

    60 《送嚴上舍并寄諸公十首·寄何解元》 宋·陳造

    舊識追風足,抵摧坂下車。
    長騎待云路,小捷已鄉書。
    唾手須科第,差肩有詔除。
    公飲富佳句,記我渾樵漁。

    * 關于并手的詩詞 描寫并手的詩詞 帶有并手的詩詞 包含并手的古詩詞(5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