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平議的詩詞(390首)
181
《寄趙庶明推官》 宋·石介
四十年來贊太平,君王耳畔管簫聲。
定襄地域俄連震,萊牧男兒忽議兵。
明日邊烽高百尺,同時御府出三旌。
將軍請用多多算,能向當初見未萌。
182
《哀山民》 宋·趙師秀
憶君初病時,倉皇造君榻。
知為寒所中,脛痹連左胛。
蔣子丹有神,三日能屈伸。
五日扶杖立,十日行逡巡。
184
《送劉士端歸括蒼》 明·方孝孺
憶昔高皇定華夏,海內遘屯龍戰野。
帷幄謨謀三數公,君家中丞最瀟灑。
舳艫十萬搗虛來,帆檣蔽空聲吼雷。
從容決策掃強寇,手扶日月滄溟開。
185
《武夷山》 宋·陳觀
郵亭立溪端,上有石鼓字。
回顧溪水中,石鼓安所置。
移舟激清流,前山郁蒼翠。
一曲遽停橈,尋真步幽邃。
190
《壽辛太尉》 宋·李商叟
昭代群龍用,名家奕世昌。
儲精生輔佐,挺秀誕忠良。
郁郁充閭瑞,熒熒照室祥。
蓮花雄址峻,竹箭慶源長。
191
《自述》 宋·劉奉世
楚國中分后,東南世澤長。
發祥曾王父,磨勘成典章。
王父聲益振,主客尚書郎。
考廟緒丕顕,直鯁在巖廊。
193
《賦門同舟赴省舉》 宋·徐遹
陳李張黃蘇與周,更添徐子分相投。
竹林風月連三郡,北宿光芒聚一舟。
作者定知同議論,爭臣頓是合謀猷。
胸中各有平津策,此去知誰作狀頭。
194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195
《防風廟》 宋·章杰
弭楫山水縣,驅馬東南隅。
侯當溽暑至,乘涼出郊墟。
曉月醒魂夢,輕颸動襟裾。
氣爽體自輕,縱意馳坦途。
196
《子夏山》 宋·趙瞻
山因先師成令名,人心仰止懸青冥。
文侯北面款山扃,石室至今猶南傾。
直松萬林天籟聲,長材大東資連甍。
溪泉四出照骨清,潤物功溥民岡爭。
197
《黃巖縣樓》 宋·鄭伯熊
飛甍郁崢嶸,萬井交錯綜。
俯仰各有則,靜以御群動。
平時心匠微,斤斧袖不用。
少施見其余,規畫已驚眾。
姬公昔營洛,道德作梁棟。
東家有余材,鳳衰無復夢。
帝方議明堂,行矣與君共。
200
《寄尤文度》 明·楊士奇
苦憶尤參議,投簪養病勞。
卑棲人總厭,閑散自能高。
廚卻胡奴米,門深仲蔚蒿。
平生冰雪意,猶足重吾曹。
* 關于平議的詩詞 描寫平議的詩詞 帶有平議的詩詞 包含平議的古詩詞(39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