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希夷性的詩詞(31首)
5
《沁園春·智慧男兒》 元·丘處機
智慧男兒,速悟塵勞,勿將性疲。
但此身彼物,皆名幼化,多虛少實,不可追隨。
萬種纏綿,千般汩沒,荏苒光陰老卻伊。
爭如向,太玄真教法,討論希夷。
7
《促拍滿路花》 宋·無名氏
人能常清靜,天滌悉皆歸。
一真含眾妙,入希夷。
昭文不會,氣候有成虧。
妄心寂滅盡,困睡饑餐,更無作用施為。
12
《又記》 唐·呂巖
數載樂幽幽,欲逃寒暑逼。
不求名與利,猶恐身心役。
苦志慕黃庭,殷勤求道跡。
陰功暗心修,善行長日積。
13
《仙掌銘》 唐·獨孤及
陰陽開闔,元氣變化,泄為百川,凝為崇山,山川之作,與天地并,疑有真宰而未知尸其功者。
有若巨靈赑屃,攘臂其間,左排首陽,右拓太華,絕地軸使中裂,坼山脊為兩道,然后導河而東,俾無有害,留此巨跡于峰之巔。
后代揭厲于玄蹤者,聆其風而駭之,或謂詼詭不經,存而不議。
及以為學者拘其一域,則惑于余方。
14
《神光燦》 元·丘處機
推窮三教,誘化群生,皆令上合天為。
慕道修真,行住坐臥歸依。
先須保身潔凈,內常懷、憫物慈悲。
挫剛銳,乃初心作用,下手根基。
15
《蘇武慢·創建靈壇》 元·馮尊師
創建靈壇,初修丹灶,保養太和真命。
風上虎嘯,火起龍騰,燮理要依時令。
金木交并,斗覺天關,旋繞滌除心徑。
睹玄珠一粒、流霞閃爍,送歸金鼎。
16
《放言》 宋·邵雍
既得希夷樂,曾無寵辱驚。
泥空終日著,齊物到頭爭。
忽忽閑拈筆,時時自寫名。
誰能苦真性,情外更生情。
17
《臨江仙 道友問修行》 元·王哲
潔己存心歸大善,常行惻隱之端。
慈悲清靜亦頻觀。
希夷玄奧旨,三教共全完。
別子休妻為上士,悉捐財色真餐。
長全五臟得康年。
功成兼行滿,真性入仙壇。
18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逍遙密化道希夷,宗習群充我詠之。
應是有情聽譬諭,莫教虛度悟參差。
深窮動靜宜消息,惻隱玄元善所為。
性識更能通幻夢,恬然存相似生知。
19
《運命論》 魏晉·李康
夫治亂,運也;窮達,命也;貴賤,時也。
故運之將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
憂思感慨命運
* 關于希夷性的詩詞 描寫希夷性的詩詞 帶有希夷性的詩詞 包含希夷性的古詩詞(3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