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水千百源,洞庭為壯觀。勢居七澤右,地裂荊吳半。而我泛扁舟,飄然一歸雁。來之豈為益,去赤未足算。
為親敢說宦情輕,公退委蛇懶自營。朝路一時偕雨進,適齋新句已先成。圉師況復今同里,武子非惟愛外生。舊日阿重今欲冠,此恩更欲到彌甥。
總角為兒百未更,已陪先進識項名。慣聞似覺雄風近,因問從知看日明。千里未迎天子詔,一同先說長官清。吏師況有桐川舊,敢向題輿問去程。
養生須及早,器破輒難全。鑒止存心地,涵虛詠性天。寓言隨虢虢,至理本淵淵。玩物先觀象,如師況少年。
琴當秋夜聽,況是洞中人。一指指應法,一聲聲爽神。寒蟲臨砌急,清吹裊燈頻。何必鐘期耳,高閑自可親。
我身本似遠行客,況是亂時多病身。經山涉水向何處,羞見竹林禪定人。
昔在四門館,晨有僧來謁。自言本吳人,少小學城闕。已窮佛根源,粗識事輗軏。攣拘屈吾真,戒轄思遠發。
休說將軍,解彎弓掠地,昆嶺河源。彩筆題詩,綠水映紅蓮。算總是、風流余事,會須行樂□年。況有一部,隨軒脆管繁弦。
愛情思念
倏又西風起。這一年光景,早過三分之二。燕去鴻來何日了,多少世間心事。待則甚、功成名遂。
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古文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