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已知身的詩詞(1439首)
482
《寄李白》 唐·任華
古來文章有能奔逸氣,聳高格,清人心神,驚人魂魄。
我聞當今有李白,大獵賦,鴻猷文;嗤長卿,笑子云。
班張所作瑣細不入耳,未知卿云得在嗤笑限。
登廬山,
485
《江陵三夢》 唐·元稹
平生每相夢,不省兩相知。
況乃幽明隔,夢魂徒爾為。
情知夢無益,非夢見何期。
今夕亦何夕,夢君相見時。
487
《禽蟲十二章》 唐·白居易
燕違戊巳鵲避歲,茲事因何羽族知。
疑有鳳凰頒鳥歷,一時一日不參差。
水中科斗長成蛙,林下桑蟲老作蛾。
蛙跳蛾舞仰頭笑,焉用鹍鵬鱗羽多。
488
《禽蟲十二章》 唐·白居易
燕違戊巳鵲避歲,茲事因何羽族知。
疑有鳳凰頒鳥歷,一時一日不參差。
水中科斗長成蛙,林下桑蟲老作蛾。
蛙跳蛾舞仰頭笑,焉用鹍鵬鱗羽多。
490
《番禺調笑》 宋·洪適
句隊蓋聞五嶺分疆,說番禺之大府;一尊屬客,見南伯之高情,摭遺事于前聞,度新詞而屢舞。
宮商遞奏,調笑入場。
羊仙黃木灣頭聲B278B278然。
碧云深處起非煙。
491
《越州趙公救災記》 宋·曾鞏
熙寧八年夏,吳越大旱。
九月,資政殿大學士知越州趙公,前民之未饑,為書問屬縣災所被者幾鄉,民能自食者有幾,當廩于官者幾人,溝防構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幾所,庫錢倉粟可發者幾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幾家,僧道士食之羨粟書于籍者其幾具存,使各書以對,而謹其備。
州縣史錄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萬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故事,歲廩窮人,當給粟三千石而止。
饑荒
492
《楸子樹》 明·郭登
窗前新栽楸子樹,去歲移自東君家。
根深土凍重莫致,挽以兩犍載一車。
方經旬日即蓓蕾,秋深結子如丹砂。
人言此特余氣耳,來歲未必能芬葩。
493
《禽蟲十二章》 唐·白居易
燕違戊己鵲避歲,茲事因何羽族知?
疑有鳳王頒鳥歷,一時一日不參差。
[不知其然也。
燕銜泥常避戊己日,鵲巢口常避太
494
《別孫莘老》 宋·王安石
逢原未熟我,已與子相知。
自吾得逢原,知子更不疑。
把手湖上舟,望子欲歸時,茫然乃分散,獨背東南馳。
寥寥西城居,邂逅與子期。
495
《書感》 宋·陸游
頭顱已可知,牙齒今復落,十步或再休,啜粥不及勺。
身依一蒲團,壁掛雨芒屩;對客輒坐睡,有問莫能酢。
念昔少壯時,心慕宦游樂。
初登平津館,晚入征西幙。
496
《感秋五首》 宋·楊萬里
盥漱已云畢,危坐正冠衣。
攬鏡忽見我,不識我為誰。
自倚身尚強,不悟年已衰。
舉頭視嘉木,向人慘無姿。
498
《讀徂徠集》 宋·歐陽修
徂徠魯東山,石子居山阿。
魯人之所瞻,子與山嵯峨。
今子其死矣,東山復誰過。
精魄已埋沒,文章豈能磨。
* 關于已知身的詩詞 描寫已知身的詩詞 帶有已知身的詩詞 包含已知身的古詩詞(143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