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峰的詩詞(1208首)

    501 《七亭獨坐》 宋·喻良能

    嶼岫新亭好,悠然見七
    憑欄吟不盡,春色與秋容。

    502 《游西源于白云下煙霏霧靄間逢一女子縞裙翠》 宋·喻良能

    相攜攝履響層巒,翠蔓蒼蘿著處攀。
    身在天臺秋色里,路經巫峽暮云間。
    欲飛還住一仙子,似淡如濃雙遠山。
    笑盡一樽無處覓,斷腸霧鬢與風鬟。

    503 《華亭》 宋·喻良能

    抱紫翠,茲亭瞰清幽。
    春林羅畫屏,新月吐玉鉤。
    宛如東屯居,恍若南澗游。
    信美吾亦樂,特用慰淹留。

    504 《洞庭立》 宋·袁說友

    絕壁橫翔勢,當軒偉岸姿。
    云欲下,亂蘚雨頻滋。
    獨立霜寒耐,銜空月影篩。
    緬懷黃石事,猶想谷城時。

    505 《泊金山觀虞仲房書云扁榜》 宋·袁說友

    平生筆法蔡中郎,到處標名憶仲房。
    一涕無從人不見,云亭不水茫茫。

    506 《回雁》 宋·曾豐

    每向畫圖詩集看,祝融如孔雁如顏。
    今幸一相識,實校于名大似慳。

    507 《回雁》 宋·曾豐

    雁入窮南失意多,以為記誓毋過。
    寧無忘記蹉過去,彼自輕生獨奈何。

    508 《南寺勸農》 宋·曾豐

    隊吏衙官出勸農,前驅亭午駐南
    香烘貯霧含云鼻,茶蕩吞江綱漢胸。
    柳自放慵乘困思,花相學醉弄嬌容。
    老人莫答韶光意,盡量相陪酒一鐘。

    509 《興安縣西南石秀拔無數》 宋·曾豐

    天限華夷數十,秦王始鑿始相逢。
    勞民浪辟嶠南國,失德徒成身后胸。
    楚粵未爭尋丈遠,炎涼無復半分同。
    賓鴻諱入嚴關去,吾策如今不似鴻。

    510 《自懷澤至武仙道之左皆石》 宋·曾豐

    蟬聯三百里,特立二千
    或者銳于筍,時乎圓似鐘。
    天開瓊帑藏,地辟玉疆封。
    似慮詩材少,殷勤分外供。

    511 《雙秀》 宋·張九成

    且向城西去,休驚雨濺空。
    亂山明滅外,古剎有無中。
    笑指雙翠,回看落日紅。
    中興喜無事,歌管莫匆匆。

    512 《昆山響梵閣懷季常上人游九二首》 明·程嘉燧

    幾點小窗間,知爾遙臨泖上山。
    同是愛山須盡興,閑云且莫自飛還。

    513 《同聞師兄鮑谿父登北高宿絕頂僧舍即事》 明·程嘉燧

    徑轉石林蒼,攜客捫蘿宿上方。
    澗飲斷虹明積翠,湖飛片雨亂斜陽。
    東來島嶼吞江郭,西去云山指故鄉。
    夜久禪心同寂歷,松風諸嶺一何長。

    514 《七夕同受之坐雨偶吮墨作中夜雨因憶拂水山》 明·程嘉燧

    漱壑淘林殷戶雷,冥冥松際失崔嵬。
    山窗五月寒如水,知是湖橋暮雨來。

    515 《七夕同受之坐雨偶吮墨作中夜雨因憶拂水山》 明·程嘉燧

    山郭拏舟夜別師,竹房松閣總幽期。
    影堂月落泉嗚咽,無復疏簾看弈戺。

    516 《重過宣寺山房,寄靈一上人》 唐·劉長卿

    西陵潮信滿,島嶼入中流。
    越客依風水,相思南渡頭。
    寒光生極浦,暮雪映滄洲。
    何事揚帆去,空驚海上鷗。

    517 《長沙贈衡岳祝融般若禪師》 唐·劉長卿

    般若公,般若公,負缽何時下祝融。
    歸路卻看飛鳥外,禪房空掩白云中。
    桂花寥寥閑自落,流水無心西復東。

    518 《自巴東舟行經瞿唐峽,登巫山最高,晚還題壁》 唐·李白

    江行幾千里,海月十五圓。
    始經瞿塘峽,遂步巫山巔。
    巫山高不窮,巴國盡所歷。
    日邊攀垂蘿,霞外倚穹石。

    519 《至西蘭若受田婦饋》 唐·韋應物

    攀崖復緣澗,遂造幽人居。
    鳥鳴泉谷暖,土起萌甲舒。
    聊登石樓憩,下玩潭中魚。
    田婦有嘉獻,潑撒新歲馀。
    常怪投錢飲,事與賢達疏。
    今我何為答,鰥寡欲焉如。

    520 《上嘉州青衣山中,題惠凈上人幽居,寄兵部楊郎中》 唐·岑參

    青衣誰開鑿,獨在水中央。
    浮舟一躋攀,側徑緣穹蒼。
    絕頂詣老僧,豁然登上方。
    諸嶺一何小,三江奔茫茫。

    * 關于峰的詩詞 描寫峰的詩詞 帶有峰的詩詞 包含峰的古詩詞(12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