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峰的詩詞(1208首)

    441 《蘇幕遮·王臺》 元·王哲

    王臺,三耀剎。
    八識俱明,四象靈光匝。
    羅漢回頭看菩薩。
    佛果圓成,這里無言答。
    證虛無,騰可恰。
    清凈全扶,澄湛尤相洽。
    休袞神珠分等甲。
    彩色傳輝,再現黃金塔。

    442 《九過重陽》 宋·陳藻

    登高卻是今最高,九寺上誦莊騷。
    茶話恰宜湯餅素,滿身風癢怕村醪。

    443 《黃檗香爐》 宋·陳藻

    黃檗寺前猶突兀,祖師塔外別安排。
    香爐好是中央小,無數巒拱揖來。

    444 《贈九老》 宋·陳藻

    佛土仙家本一般,松庵海上住三山。
    三三演出奇九,生氣元來萃此間。

    445 《登武林高》 宋·釋智圓

    千尋堆冷碧,極頂絕塵蹤。
    雨霽聞清籟,云開見別
    落泉噴怪石,驚鳥入深松。
    吟罷憑欄久,遙天起暮鐘。

    446 《祝融》 宋·陶弼

    曾過祝融頂上,步隨明月宿禪關。
    夜深一陣打窗雨,臥聽風雷在半山。

    447 《二十日步上方廣寺觀蓮華云氣異甚》 宋·項安世

    曉發名溪莊,午飯馬跡庫。
    下車著芒鞋,扶杖陟罔路。
    碾槽深側足,石磴高舉步。
    初登黃茅嶺,稍入青箬霧。

    448 《嶺上見大江及匡廬諸》 宋·項安世

    背立梧桐嶺,面對匡廬
    江流過其下,渺渺去朝宗。
    萬山左右衛,如陣復如墉。
    壯哉天地間,偉觀人所鐘。

    449 《卓筆》 宋·葉茵

    疑是飛來天柱,一尖秀出白云中。
    料應宰相書成后,留得殘毫倚半空。

    450 《長生草為葉峭賦》 宋·王镃

    唐時呂巖叟,換骨成神仙。
    遺丹傳老樹,變化延其年。
    丹香忽融液,散入蒼崖巔。
    長生孕靈草,莖葉何鮮鮮。

    451 《訪朱月不值》 宋·林景熙

    見說攜琴去,西風半日程。
    云留秋渡冷,月過別明。
    落葉驚疏鬢,黃花照澹情。
    思君不能寐,一雁叫深更。

    452 《次翁秀》 宋·林景熙

    花柳湖西別此翁,十年鬢雪忽重逢。
    唐陵愁問永和帖,楚水夢聞長樂鐘。
    黃妳秋燈余舊癖,素侯野服拜新封。
    世情云雨何時了,千古青青太平

    453 《游九鎖山·天柱》 宋·林景熙

    誰卓孤紫翠巔,流泉一脈到宮前。
    地鄰千尺擎天柱,不拄東南半壁天。

    454 《丘大卿天柱圖》 明·張羽

    昔聞安期生,飄飖入秦京。
    上書三月初報罷,拂袖去作蓬萊行。
    卻笑叔孫通,俯仰咸陽城。
    長生亦何補,身后留空名。

    455 《九日登抱螺呈同游》 宋·艾性夫

    莫放龍山舊醉豪,西風輦路暗蓬蒿。
    目窮千里應惆悵,賴得螺不甚高。

    456 《五老》 宋·孔武仲

    峻疊起青,森然五老翁。
    云將色共古,天與壽無窮。
    突兀巔崖峭,駢羅面勢雄。
    三光同孕育,四岳是兒童。
    杰立層霄際,曾經壞劫中。
    夢齡應可錫,圖寫獻堯宮。

    457 《次韻和王敏仲望祝融四首》 宋·孔武仲

    僧居曉看一青,迥絕織塵點畫屏。
    會有片云來觸石,江湖三日雨冥冥。

    458 《大王》 宋·陳普

    統攝群占水湄,長如翼德斷橋時。
    惡聲聯斷仙靈耳,赤幘空汗百世師。

    459 《舟行望龜》 宋·陳文蔚

    面對靈龜最上,舟中活計不為窮。
    半春臺下桃花水,一霎岸邊楊柳風。
    天巧此時窮險怪,淵泉終日悟流能。
    一生堪笑漁翁拙,臥聽瀟瀟雨打篷。

    460 《探梅不遇登祈雨》 宋·陳文蔚

    人生何處不從容,旋向僧家借短筇。
    那為孤芳窮僻遠,要留腳力上高

    * 關于峰的詩詞 描寫峰的詩詞 帶有峰的詩詞 包含峰的古詩詞(12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