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峽的詩詞(532首)

    441 《送武屯田赴路均輸兼簡臧殿院》 宋·魏野

    旌旗如火馬如風,十二峰前去少同。
    錦帳選掄為漕使,繡衣交代是家翁。
    蠻兒亦在提封內,神女猶居畏愛中。
    好繼金陵丁太尉,留題盡著碧紗籠。

    442 《游郭希呂石洞二十詠·月》 宋·劉過

    兩巖限東西,里有一帶天。
    老蟾更多事,駕月下潺湲。

    443 《用東坡三橋韻贈源上人》 宋·王之道

    解衣振林霏,欹枕聽檐溜。
    饑腸欲雷鳴,病耳忽牛斗。
    自嗟兵火余,十載困難右。
    崎嶇窮水石,邂逅遍巖竇。

    444 《寄題州楚塞樓》 宋·王之道

    江向西陵勢漸平,萬山環合翠崢嶸。
    須知楚國嘗為塞,不為涪翁浪得句。
    人若此賢真俊杰,樓還舊觀煥神明。
    臨風每聽灘聲咽,似怨張儀作暮橫。

    445 《寄題州宜都縣古亭》 宋·鄭獬

    古人已逐秋草沒,明月空隨秋浪翻。
    安得古人似明月,長來此地對金樽。

    446 《憩清風》 宋·張栻

    扶疎古木矗危梯,開始知經幾攝提。
    還有石橋容客坐,仰看蘭若與云齊。
    風生陰壑方鳴籟,日烈塵寰正望霓。
    從此上山君努力,瘦藤今日得同攜。

    447 《次韻范至能中見寄》 宋·張栻

    合綰絲綸對紫薇,卻捫青壁聽猿啼。
    只應許國心金石,蜀道如天亦可梯。

    448 《送何元英出三絕》 宋·鄭剛中

    壯士椎牛進酒卮,五年不享膾鱸肥。
    君如亦有垂涎興,準備輕蓑隨我歸。

    449 《出題舟中》 宋·鄭剛中

    才疏任衙覺艱難,今日東歸意已閑。
    勿謂一舟輕似葉,君恩端的重如山。

    450 《題榮首座巴東三圖》 宋·王灼

    白帝城高鼓角罷,巫娥廟冷云雨空。
    只知楚塞明雙眼,不覺神游尺素中。

    451 州楚塞樓》 宋·馮時行

    東南上流蜀之門,領略形勝斯樓存。
    岷峨之西江發源,勢如建瓴注平原。
    出門頓息波濤喧,五溪七澤相吐吞。
    蜿蜒紆余帶城垣,山亦卻立且踞蹲。

    452 《宿石洞》 宋·馮時行

    五十七年來往處,扁舟幾系亂云邊。
    江山寂寂渾無恙,鬢發絲絲也可憐。
    水背黃牛吞七澤,杯翻白鶴過群仙。
    差池世故渾如此,底事長歌亦浩然。

    453 《與程端卿相另中共系船瀼東留一日》 宋·李石

    宦路隨驚鵲,家山隔斷鴻。
    荒椽秋雨過,疏竹暗泉通。
    千騎尋城北,雙舟憶瀼東。
    我詩雖未好,聊為使君窮。

    454 《棲賢三橋次南康守晏德基韻》 宋·王之望

    古寺深藏紫翠間,清風夾道凜蒼官。
    千尋秋色巖巒凈,十里雷聲澗谷寒。
    此去洗心應少累,從來蓄眼未經看。
    使君健筆題佳句,一首新詩倒醉瀾。

    455 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456 《次黃仲甄中韻二絕》 宋·李流謙

    連日舟橫拍岸風,祗應身世在疎篷。
    旅床獨繭畢愁緒,青鏡明朝即老翁。

    457 《薌林雪中過圖》 宋·樓鑰

    不土之里無言詩,泛雪清圖事已非。
    墨隱為君傳舊跡,宛然興起剡谿西。

    458 《寄州使君郭郎中三首》 宋·趙蕃

    漢代郭林宗,詞場繼國風。
    郎官曾賜被,刺史蹔憑熊。
    為客留工部,移官滯酒翁。
    淮陽豈為薄,無恨不居中。

    459 《寄州使君郭郎中三首》 宋·趙蕃

    何處觀文獻,如公尚典刑。
    詩先獲麟作,字本換鵝經。
    牛斗漫寶氣,虛危須德星。
    無為偃薄計,不晚詔除聽。

    460 《寄州使君郭郎中三首》 宋·趙蕃

    契自西臺敘,親從昭德論。
    名聲蓋前輩,牢落愧清門。
    既見未知日,因風聊自存。
    只愁千里面,識我故塵昏。

    * 關于峽的詩詞 描寫峽的詩詞 帶有峽的詩詞 包含峽的古詩詞(53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