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嶺的詩詞(758首)

    141 《何懷古》 宋·黃鐘

    縷縷浮云一線穿,老松窈窕石娟娟。
    五芝采就辭塵壒,九鯉飛時憶漢年。
    盡斜陽猶迫翠,風清層磴可談玄。
    廬江去后尋消息,肯與淮南共拍肩。

    142 《方廣道中半少憩次敬夫韻》 宋·林用中

    峻山高且息肩,芒鞋踏破野云煙。
    須臾直入止方去,又是乾坤一洞天。

    143 《過偏》 宋·劉爚

    山行千里如井底,仰視但見山頭煙。
    今朝過一縱目,無窮平野無窮天。

    144 《萬松老僧》 宋·邵棠

    佛屋三間破冷開,半通云氣半蒼苔。
    行人莫問僧年紀,上喬松是手栽。

    145 《龍井十題·風篁》 宋·釋元凈

    風篁蔭修,挺節含虛心。
    悠悠往還客,孰不聆清音。

    146 《度九曲》 宋·蕭澥

    崎嶇石逕起江濱,寸步登天苦瘦身。
    行到三叉開路口,更從隔問樵人。

    147 《九里》 宋·楊寅

    上下各九里,東西只數家。
    田橫梯齒密,松列雁行斜。
    分鑣爭道,孤往接天涯。
    為我謝風景,何路不開花。

    148 《東旋憩亭》 宋·張樸

    祖道東關外,于今已十年。
    未知何日是,還向此亭旋。
    鳥語云根落,桃花上妍。
    深慚頻作客,鄉國眼空懸。

    149 《和張叔夏梅》 宋·趙士礽

    江梅爛漫芳,追陪杖屨興偏長。
    山幽日轉移疏影,人靜風回度暗香。
    從爾輕肥多宴賞,嗟予清健對時康。
    他年自許調金鼎,絕味應當獻帝王。

    150 《油溪》 宋·周惠

    油溪何淼漫,油復巑屼。
    白日蛇龍起,青林虎豹摶。
    乾坤誰設險,登陟壯遐觀。
    刀劍今牛犢,須知帝德寬。

    151 《聞平湖僧紹義自歸又入浙》 宋·周暕

    曾寫當年送別詩,小窗幾度夢魂飛。
    句從檐葡林中得,人在梅花外歸。
    禮罷祖師無有相,遍參老宿悟來機。
    歸舟久駐西湖上,聞道新來景又非。

    152 《題毛巔》 宋·竺大本

    鑿破巖崖砥樣平,要令民旅得通行。
    為君題作毛巔,留取毛巔千古名。

    153 《馮公》 元·許謙

    層巒疊嶂危相倚,亂石飄風涌秋水。
    寒松荒草間蒼黃,照眼崢嶸三十里。
    初如井底觀天門,一峰巍然中獨尊。
    縈回百折至絕頂,俯視眾來兒孫。

    154 《五月九日調軍入綏寧是夜宿風門值雨》 元·陳秀民

    五月官軍入不毛,重岡復接天高。
    小臣報國寧辭死,大將行兵無乃勞。
    漠漠野煙啼魍魎,陰陰山木掛猿猱。
    二更風雨來關峽,自喜挑燈看寶刀。

    155 《夾竹》 明·陳鴻

    長途不可涉,況歷萬峰巔。
    倦鳥已投樹,行人猶在煙。
    夕陽沉路,寒澗落山田。
    縱少離家恨,憑高自愴然。

    156 《將至珠崖過回風即事》 明·陳價夫

    瓊南漠漠海云西,瘴秋風客路迷。
    澗水松蘿猿共飲,夕陽煙樹鳥空啼。
    黎人射鹿歸深洞,越女乘牛度晚溪。
    更欲摩崖書別恨,古苔封盡不堪題。

    157 《聞吳德徵表消息》 明·程誥

    汝系燕臺獄,爭傳市虎新。
    一身投遠戍,萬里作流人。
    廟期鴉鬼,村徭問雁程。
    圖書拋舊宅,冠蓋失芳鄰。
    雪憶三河夜,花經百粵春。
    遙將荒徼信,還慰故園親。

    158 《馮公道中書所見》 明·樊阜

    馮公今去久,路至今聞。
    紅樹村村雨,青山片片云。
    野橋松板架,巖溜竹筒分。
    日落人行少,時參鹿豕群。

    159 《予放歸至浙中暫憩湖上適馮子仁得宥至自南》 明·江以達

    相逢先各問容顏,喜極翻疑夢覺關。
    我舞君歌三嘆息,北來南去一生還。
    殷勤勸酒非為別,歸到寧親更出山。
    湖主不妨頻二仲,與君重醉碧云間。

    160 《過牛伏》 明·舒頔

    牛伏高高且遠,崎嶇羊腸路百轉。
    仲冬跋涉汗流漿,每嘆時危歷艱險。
    陰厓慘慘生悲風,極目四顧山巃嵸。
    人生能著幾兩屐,蹤跡不異無根蓬。

    * 關于嶺的詩詞 描寫嶺的詩詞 帶有嶺的詩詞 包含嶺的古詩詞(7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