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巖心的詩詞(1626首)
881
《筠寮》 宋·吳可
解衣一寮上,物色太窘束。
柏禪費酬對,松官縛爵祿。
此君真有道,虛心自巖谷。
每以閱世人,得之定超俗。
883
《還珠洞次曾宏正韻》 宋·蕭桂林
標柱征南不記春,未應追感淚流痕。
巖虛生白□心地,波洑澄清肅耳根。
壯士於斯留顯跡,大夫非此賦招魂。
江山今古人何在,戰馬嘶風憶故園。
884
《恭謁臺岳桐柏觀紀事》 宋·謝伋
拜恩散號在茲地,乘興真游駕小車。
擁笏朝真香火罷,虛明庭院靜無嘩。
按圖默記金聲賦,意氣直欲登仙槎。
龍淵三井液膏乳,瓊臺雙闕飛云霞。
885
《識時梅歌》 宋·謝琎
寇至人遠避,寇退人復歸。
歸來尋舊址,草蕪迷荒基。
哀哉住傍梅,清夢常相依。
可憐歲寒心,能識存亡機。
886
《留題云門山雍熙院》 宋·謝景溫
耶溪欲盡山轉青,中有三寺山為屏。
秦峰表里植蒼翠,仰視萬木相崢嶸。
雪霜洗盡塵土跡,龍蛇蟄處煙氛生。
我攜賓友事登覽,穿徑已覺毛骨輕。
887
《道中與白玉蟾聯句》 宋·謝紫壺
陰晴荏苒風吹霜,山北山南稻正黃。
照澗芙蓉何綽約,掠云鴻鵠向微茫。
心同秋水與天遠,夜折巖花和月香。
嶺海青紅俱在目,先隨夕陽入詩腸。
888
《詩贈晚學李君》 宋·邢仙老
詰曲川原幾里深,偶尋巖壑在前林。
長懷萬古典墳樂,果稱幾年泉石心。
將看道經延白日,偷收巖藥化黃金。
山中所訪逍遙客,為報白云深處尋。
889
《詩贈晚學李君》 宋·邢仙老
旋滴巖頭石里泉,研朱將點洞靈篇。
祇看壁外數千卷,勝走人間三百年。
何事投心求妙友,便須窮力到真仙。
竹間松徑逍遙境,雅使仙翁瓷意眠。
890
《送輝老自赤城住圣水》 宋·徐大受
道人去往本無心,云出空山鶴在陰。
試問白蓮同凈社,何如赤壁臥青林。
叫群孤雁水天闊,啼雪冷猿巖洞深。
要勘山門騎佛殿,春風杖錫償來臨。
893
《涵碧亭》 宋·許復道
飛泉當面玉虹垂,收拾驚濤貯小池。
□□倚巖山骨秀,激湍成雨澗毛滋。
壁閒遺墨凄塵□,服底新篇□色絲。
卻憶謝公山更好,夢中時不負心期。
894
《池碧亭》 宋·許中應
清泚何妨一整巾,蒼巖先自怯登臨。
泛現人物幾榮悴,祗有林泉無古今。
萬個倘容參直節,一泓端欲印無心。
蒼顏還許交同老,羅隱書堂尚可尋。
897
《玉泉山》 宋·楊叔蘭
人生天地間,今古一□觀。
凌空絕虛曠,萬象羅巖巒。
能一故□應,物化千□端。
萬端總歸一,唯悟無□言。
898
《游虎丘》 宋·楊頤
盡日憑高步臺閣,意氣飄然擺羈縛。
靈蹤絕跡萬千狀,群玉排青插寥廓。
點頭巨石勢欲動,突立試劍峭如削。
劍池在嶺不憚浚,造化神工巧鐫鑿。
900
《太蓬景福寺》 宋·雍沿
樓閣參差聳茂林,危梯{左土右毀去殳}徑幾重深。
周行巖麓四十里,下視井塵千萬尋。
僧住不生云水興,客游偷息利名心。
若教工部曾經此,應遍靈蹤處處吟。
* 關于巖心的詩詞 描寫巖心的詩詞 帶有巖心的詩詞 包含巖心的古詩詞(162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