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各美惡,一室有面背。去來故無恒,欣厭惟所會。有能悟茲理,何必著幽邃。后圃并山麓,修竹積空翠。
同里衣冠近闊疎,同年齒發多衰變。美人宜在玉筍班,隱吏亦隨花雨懸。有杭一葦逢迎可,每食雙魚甘旨便。顧瞻周道竟何如,善為身謀吾豈愿。
遐陬編戶居海濱,不但生涯仰蝦蟹。煮鹽成雪雪成堆,清曝群魚趨市賣。其間石首最得名,隨潮百萬鼙鼓聲。長艫巨艑斗截取,急逐風便來王城。
蘇州粉牋美如花,萍文霜粒古所夸。近年專制淺蠟色,軟玉瑩膩無纖瑕。盤門系纜高橋住,呼僮徑訪孫華鋪。琱鎪紅碧任成堆,春膏且問如何去。
今辰天宇佳,風光宛如春。園廬豈不樂,景熟興未伸。與客策蹇驢,城東訪幽人。幽人本非約,意往隨清真。
我家荊溪東,矮屋八九間。石田人不耕,自占水一灣。十年去城市,樂此清晝閒。飽聞西州英,奧學窺孔顏。
宦情隨推移,世事分限域。帝城冠蓋會,千里或咫尺。賞僚盡英賢,了事即余日。念我契闊情,招邀見懷憶。
新制重分司,誰云筦榷卑。鵬搏終可料,鷃笑彼何知。細滿豈無待,橫飛亦未遲。催班天上去,黃色已浮眉。
我在黃門夜燕歸,徑驅健馬疾若飛。馬蹄翻空身墮地,豈獨塵土沾人衣。徒行卻叩黃門宅,主翁醉睡驚倒屐。東軒大床許借我,筋骨屈強眠不得。
經時無甘澤,帝為元元憂。新正得一雪,尚可期有秋。狂風東北來,浩浩舉山丘。飛霰為先驅,繁英已綢繆。
楚水千百源,洞庭為壯觀。勢居七澤右,地裂荊吳半。而我泛扁舟,飄然一歸雁。來之豈為益,去赤未足算。
楚水綠涵天,群山靄而秀。君行當何之,我謁慚已后。輕舟翻然來,喜氣瀉襟袖。問知道途遠,驚我形容瘦。
染血以為衣,稍親日月光。封唇以佐酒,眾饌登華堂。誰令拔其毛,萬里歸文房。織妍依象管,寂寞伴螢囊。
羅人工詞賦,作者司馬揚。其聲中律呂,今有房中章。顧嘗評筆力,蓋可補詩亡。追思每嘆息,浩歌徒慨慷。
風俗嗟久衰,所見皆軟熟。今年客益州,得此一士足。古來豐鎬都,氣壓瀍澗卜。豈須和氏璧,自有藍田玉。
通變莫如易,韋編存至今。如傳仲尼手,盡見伏羲心。此去被清問,豈惟蒙賞音。要通天下志,觀象得惟深。
至后一百五,春光正韶華。往往天氣少,多與人事差。今年特清朗,川原爛紅霞。埋頭卷書冊,訪友況不賒。
憶昔同作康山游,杖屨歷遍千巖幽。知君已個看山眼,每遇勝處嘗淹留。從茲一去間何闊,倒指殆欲忘春秋。不知此地復何地,但見大江東去流。
好山多處說嚴陵,官事閒時定一登。野寺豈無僧十百,愛僧須是愛詩僧。
明年公七十,我老眉亦厖。一會豈易得,招呼酒盈缸。慷慨上高城,惻愴臨大江。雪水傾蜀峽,煙樹連淮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