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山身的詩詞(7577首)

    601 《招復見心書記(見心,豫章人,時留山中遠公》 明·完璞琦公

    坐對芭蕉樹,題詩憶豫章。
    高秋居石室,落日臥藤床。
    衣薄云霞濕,心清草木涼。
    亮公名不忝,遠老約難忘。

    602 《山中廢宅見古琴》 明·王醇

    廢宅何遺此,終年掩暗塵。
    弦殘空抱響,谷冷未逢人。
    余趣思纖指,全身總剩薪。
    轉虞歸俗士,沉沒任山春。

    603 《金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 明·王嗣經

    嗣經字曰常,上饒人。
    故姓璩。
    身魁梧,多笑言,吟詩不輟。
    面圓而紫色,人戲呼為蟹臍,王笑而應之。

    604 《越中送僧還舊山》 明·王野

    折柳插瓶溪水灣,此方緣盡又思還。
    春花乞食云門寺,秋葉翻經瓦屋山。
    云起珠林封舊跡,月臨寶地憶慈顏。
    知君身似旃檀樹,已去留香梵宇間。

    605 《九日稽山懷古》 明·王誼

    山水自如昨,古人今復誰。
    云煙謝家墅,松柏禹陵祠。
    圣代身全老,秋天景易悲。
    毋將搖落意,相對菊花枝。

    606 《題小山水景(二首)》 明·吳志淳

    十年小隱在青山,喜有東湖屋數間。
    門外白云常在眼,此身渾似釣舟閑。

    607 《山居雜詩(三首)》 明·西吾衡上

    閑向頹檐晝負暄,前峰忽聽落啼猿。
    未離文字非心眼,欲證圓通有耳根。
    翠羽每銜花入夢,好風特為我關門。
    胸中一事憑誰論,將此身心報佛恩。
    ¤

    608 《雪月溪山歌送天然道首座歸蜀》 明·香嚴和尚

    蜀路連云知幾許,策勤斯道耐寒暑。
    撥開云霧睹青天,仍與孤云為伴侶。
    布慈云,施法雨,竿木隨身能作主。
    德云不在妙高峰,此去逢人休錯舉。

    609 《題山水圖(二首)》 明·蕭鎡

    身已與世違,超然景方寂。
    嘉樹敷層陰,芳苔間行跡。
    飛淙如練懸,斷厓若天辟。
    亭亭山上云,齒齒溪中石。
    豈無同心人,高談共晨夕。
    檐虛嵐濕衣,窗迥風生席。
    雅趣良足耽,營營竟何益。

    610 《贈王山人》 明·邢參

    耆年身不倦,行樂在田園。
    覆宅榆桑郁,聚村宗族繁。
    魏三風格少,杜五典刑存。
    喜不嫌余懶,閑來每過門。

    611 《詠陽山云泉庵大石奉和諸公同游聯句之作》 明·楊循吉

    偉哉此陽山,有石俟歌誦。
    形將冰塊截,勢與蓮花共。
    仰觀一何高,登涉不可鞚。
    鳥飛必徊翔,云出自騰滃。

    612 《榮公還金山》 明·楊循吉

    十年不出山,一游即千里。
    問師何處來,固亦偶然耳。
    人言人閑好,自愛巖谷里。
    紅塵日撲面,洗眼無清水。

    613 《山行》 明·一雨法師

    閑花歷歷鳥關關,盤過斜溪更入山。
    身到孤峰心亦住,卻嫌流水出人間。

    614 《山中書懷》 明·一雨法師

    谷幽略似百花潭,山水新奇頗盡探。
    見客未能酬禮數,逢人強半笑癡憨。
    欲將多寶融成塔,聊借群花暫作庵。
    曉起急磨鋤芋?,春來先制采桑籃。

    615 《清明約友游昆山(二十四韻)》 明·易恒

    是日期而至者五人,不期而至者一人,期而不至者二人,袁校書子英、余道士復初。
    實洪武十五年壬戌閏二月十六日。
    老逢節序感流年,聊復追游愧昔賢。

    616 《贈吉山寺僧漫爾自述》 明·殷邁

    迢遙吉山隈,林端見喬木。
    齊梁有古寺,紺宇構巖麓。
    朝梵發孤煙,暮禪響幽瀑。
    淥水帶長川,青蕪暗平陸。

    617 《牛首山閱楞嚴夜坐》 明·殷邁

    一軸《楞嚴》閱未終,四山風靜暮林空。
    忽逢華屋身能入,自得神珠道不窮。
    樹影欲迷云度處,經聲遙聽月明中。
    共傳鹿鳥春深后,猶向煙蘿禮法融。

    618 《賢首山》 明·湛懷法師

    秀色郁磷磷,諸峰合遝陳。
    云流飛壁冷,花補斷橋春。
    竹意留行客,山靈愜隱人。
    如云容駐錫,終托百年身。

    619 《北山草堂》 明·張孟兼

    草堂卜筑近嶙峋,怪石蒼苔跡未陳。
    澗瀑亂鳴前嶂雨,山花遲發半巖春。
    每逢過客留題壁,自有居僧為卜鄰。
    松下茯苓今亦大,可能謀食樂終身?

    620 《登聚寶山分韻得春字》 明·張孟兼

    蹤跡憐身拙,登臨縱目頻。
    江山如好客,花鳥故余春。
    落落行藏異,悠悠歲月新。
    數莖初白發,朝夕為思親。

    * 關于山身的詩詞 描寫山身的詩詞 帶有山身的詩詞 包含山身的古詩詞(75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