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山背的詩詞(1344首)

    81 《題刑部李郎中山亭》 唐·秦韜玉

    儂家云水本相知,每到高齋強展眉。
    瘦竹亸煙遮板閣,卷荷擎雨出盆池。
    笑吟山色同欹枕,閑背庭陰對覆棋。
    不是主人多野興,肯開青眼重漁師。

    82 《登靈山水閣貽釣者》 唐·杜荀鶴

    江上見僧誰是了,修齋補衲日勞身。
    未勝漁父閑垂釣,獨背斜陽不采人。
    縱有風波猶得睡,總無蓑笠始為貧。
    瓦瓶盛酒瓷甌酌,荻浦蘆灣是要津。

    83 《宿山家》 唐·韋莊

    山行侵夜到,云竇一星燈。
    草動蛇尋穴,枝搖鼠上藤。
    背風開藥灶,向月展漁罾。
    明日前溪路,煙蘿更幾層。

    84 《送僧清演歸山》 唐·李洞

    毛褐斜肩背負經,曉思吟入竇山青。
    峰前野水橫官道,踏著秋天三四星。

    85 《題劉煉師歸山》 唐·唐求

    風急云輕鶴背寒,洞天誰道卻歸難。
    千山萬水瀛洲路,何處煙飛是醮壇。

    86 《贈鐘尊師游茅山》 唐·李中

    筇杖擔琴背俗塵,路尋茅嶺有誰群。
    仙翁物外應相遇,靈藥壺中必許分。
    香入肌膚花洞酒,冷侵魂夢石床云。
    伊予亦有朝修志,異日遨游愿見君。

    87 《和張少監舟中望蔣山》 唐·徐鉉

    谿路向還背,前山高復重。
    紛披紅葉樹,間斷白云峰。
    盡日慵移棹,何年醉倚松。
    自知閑未得,不敢笑周颙.

    88 《嘲廬山道士》 唐·陳沆

    啖肉先生欲上升,黃云踏破紫云崩。
    龍腰鶴背無多力,傳與麻姑借大鵬。

    89 《題黃居寀秋山圖》 唐·徐光溥

    天與黃筌藝奇絕,筆精回感重瞳悅。
    運思潛通造化工,揮毫定得神仙訣。
    秋來奉詔寫秋山,寫在輕綃數幅間。

    90 《山下水》 唐·周濆

    背云沖石出深山,淺碧泠泠一帶寒。
    不獨有聲流出此,會歸滄海助波瀾。

    91 《酬秦山人出山見呈》 唐·皎然

    手攜酒榼共書幃,回語長松我即歸。
    若是出山機已息,嶺云何事背君飛。

    92 《奉陪鄭使君諤游太湖至洞庭山登上真觀卻望湖水》 唐·皎然

    郡齋得無事,放舟下南湖。
    湖中見仙邸,果與心賞俱。
    不遠風物變,忽如寰宇殊。
    背云視層崖,別是登蓬壺。

    93 《答韋山人隱起龍文藥瓢歌》 唐·皎然

    野人藥瓢天下絕,全如渾金割如月。
    彪炳文章智使然,生成在我不在天。
    若言有物不由物,何意中虛道性全。

    94 《寒棲子歌(曾居廬山,欲有事羅浮之行)》 唐·皎然

    君在廬山知不群,有疑是鶴又是云。
    生死塵埃污不得,眼前榮利徒紛紛。
    今日惠然來訪我,酒榼書囊肩背荷。

    95 《遠山》 唐·齊己

    天際云根破,寒山列翠回。
    幽人當立久,白鳥背飛來。
    瀑濺何州地,僧尋幾嶠苔。
    終須拂巾履,獨去謝塵埃。

    96 《遠山》 唐·齊己

    天際云根破,寒山列翠回。
    幽人當立久,白鳥背飛來。
    瀑濺何州地,僧尋幾嶠苔。
    終須拂巾履,獨去謝塵埃。

    97 《寄峴山愿公三首》 唐·齊己

    形影更誰親,應懷漆道人。
    片言酬鑿齒,半偈伏姚秦。
    榛莽池經燒,蒿萊寺過春。
    心期重西去,一共吊遺塵。

    98 《山居三首(一作鄭遨詩)》 唐·杜光庭

    悶見有人尋,移庵更入深。
    落花流澗水,明月照松林。
    醉勸頭陀酒,閑教孺子吟。
    身同云外鶴,斷得世塵侵。

    99 《山居(一作杜光庭詩)》 唐·鄭遨

    悶見有人尋,移庵更入深。
    落花流澗水,明月照松林。
    醉勸頭陀酒,閑教孺子吟。
    身同云外鶴,斷得世塵侵。

    100 《游嵩山》 唐·熊皎

    獨背焦桐訪洞天,暫攀靈跡棄塵緣。
    深逢野草皆疑藥,靜見樵人恐是仙。
    翠木入云空自老,古碑橫水莫知年。
    可憐幽景堪長往,一任人間歲月遷。

    * 關于山背的詩詞 描寫山背的詩詞 帶有山背的詩詞 包含山背的古詩詞(134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