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榮流潦一盈科,獨此堅貞歲月多。入土同時成琥珀,為槎何日到天河。英靈翰是隨星隕,磥砢誰能把劍磨。今日尚疑龍蛻骨,當年曾見鶴成窠。
峴山枕襄陽,滔滔江漢長。山深臥龍宅,水凈斬蛟鄉。元凱春秋傳,昭明文選堂。風流滿今古,煙島思微茫。
欲知愚谷好,久別與春還。鶯暖初歸樹,云晴卻戀山。石田耕種少,野客性情閑。求仲應難見,殘陽且掩關。
唐詩三百首小學古詩送別寫雨抒情
早歲慕五岳,嘗為塵機礙。孰知天柱峰,今與郡齋對。隱嶙抱元氣,氤氳含青靄。云崖媚遠空,石壁寒古塞。
天書到法堂,朽質被榮光。自笑無功德,殊恩謬激揚。還登建禮署,猶忝會稽章。佳句慚相及,稱仁豈易當。
梵宮香閣攀霞上,天柱孤峰指掌看。漢主馬蹤成蔓草,法王身相示空棺。云扶踴塔青霄庳,松蔭禪庭白日寒。不見戴逵心莫展,賴將新贈比瑯玕.
古文觀止生活賦稅
逸人歸路遠,弟子出山迎。服藥顏猶駐,耽書癖已成。柴扉多歲月,藜杖見公卿。更作儒林傳,應須載姓名。
十年木屐步苔痕,石上松間水自喧。三辟草堂仍被褐,數行書札忽臨門。臥多共息嵇康病,才劣虛同郭隗尊。亞相已能憐潦倒,山花笑處莫啼猿。
組詩地名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虛中。回合云藏月,霏微雨帶風。猿聲寒過澗,樹色暮連空。愁向高唐望,清秋見楚宮。
尋危兼采藥,渡水又登山。獨與高僧去,逍遙落日間。漸看閭里遠,自覺性情閑。回首知音在,因令悵望還。
尋源路已盡,笑入白云間。不解乘軺客,那知有此山。
皇甫補官古賁渾,時當玄冬澤乾源。山狂谷很相吐吞,風怒不休何軒軒。擺磨出火以自燔,有聲夜中驚莫原。
嘉賓在何處,置亭春山巔。顧余寂寞者,謬廁芳菲筵。視聽日澄澈,聲光坐連綿。晴湖瀉峰嶂,翠浪多萍蘚。何以逞高志,為君吟秋天。
隼旟歸洛知何日,鶴駕還嵩莫過春。惆悵香山云水冷,明朝便是獨游人。
休官匹馬在,新意入山中。更住應難遂,前期恨不同。集蟬苔樹僻,留客雨堂空。深夜誰相訪,惟當清凈翁。
人不擾,政已和。世慮寡,山情多。 ——皎然禪客至,墨卿過。興既洽,情如何。 ——崔逵
清都絳闕,我自經行慣。璧月帶珠星,引鈞天、笙簫不斷。寶簪瑤佩,玉立拱清班。天一笑,物皆春,結得清虛伴。
細雨斜風驅曉瘴,綽開坦坦長途。膏車秣馬問程初。梅梢迎候騎,雁影度平蕪。行己不論官小大,窮探不間精粗。只從厚處作去聲規模。簡編迂事業,屋漏拙功夫。
細雨斜風驅曉瘴,綽開坦坦長途。膏車秣馬問程初。梅梢迎候騎,雁影度平蕪。行己不論官小大,窮探不間精粗。只從厚處作規模。簡編迂事業,屋漏拙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