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頭示眾合如何,一棒由來已自多。空去空回還信否,至今疑殺那人訶。
俯仰之間跡已塵,重來屐齒蘚痕勻。晚菘早韭有真味,夜鶴曉猿無故人。萬一可償他日原,再三須卜此山鄰。北山大士乃吾祖,烝蕙肴蘭長薦新。
愛汝玉山草堂好,草堂最好是西枝。浣花杜陵錦官里,載酒山簡高陽池。花間語燕春常在,竹里清樽晚更移。無奈道人狂太甚,時□紅袖寫烏絲。
松濤謖謖響秋風,云影巒光凈太空。何事幽人常獨立,只緣詩意滿胸中。
昔人為己學,深旨妙隱微。三復尚絅章,服膺原無違。
石壁巉巖路已荒,人言相國舊書堂。臨機自古多遺恨,妙策當年取范陽。
未仕寧論馬少游,虛名非復韓潮州。祖師若問西來信,為說蒼頭與白頭。
三生調御潮音會,樓閣隨方涌化城。鳥樹有聲皆念法,云山多態總忘情。禪翁自得逃禪樂,俗客猶沾避俗名。但了心源秋月凈。剎塵何地不光明。
曉衢初日動游人,疊嶂回溪綠黛新,自偃松篁如喚客,后開桃李尚留春。笑談懷遠西山上,觴詠追時白水濱。五馬行春從此始,更驅風伯凈車塵。
束縛齋魚書掩關,長镵斸雪草泥間。竹爐石鼎甘香賸,分與衰翁地病顏。
仕進行所志,退居適吾情。本無顛瞑患,那有得失驚。想彼貪者狼,跋疐不少寧。又哀觴藩羝,兩角掛紫荊。
我自歸林下,亦復與世疏。賴有善知識,時能過吾廬。伴我說道話,我愛讀佛書。師為巖上去,我亦為膏車。
我生山窟里,終朝面孱顏。獨此巖未到,抱恨知幾年。茲游信奇絕,一覽小眾山。更得師為主,二妙為易言。
幽棲非不勝,觸目是林丘。若比茲巖秀,培塿固難儔。云山千里見,石泉四時流。登臨有如此,何必更他游。
我年七十五,木末掛殘陽。縱使身未逝,亦豈能久長。尚冀林間住,與師共末光。孤云俄暫出,道俗紛蒼黃。
愛山端有素,拘俗亦可憐。昨守當少郡,不識隱靜山。羨師來又去,愧我復何言。尚期無久住,歸送我殘年。
師心如死灰,形亦如槁木。胡為衲子歸,以響答空谷。顧我塵垢身,擬向禪河浴。更愿張佛燈,為我代明燭。
扶疏巖下樹,入夏總成陰。幾年荊棘地,一旦為叢林。我方與衲子,共聽海潮音。人生多聚散,離別忽驚心。
我與師來往,歲月雖未長。相看成二老,風流亦異常。既宴坐巖上,我方為聚糧。儻師能早歸,此樂猶示央。
紛紛學禪者,腰包競奔走。才能脫葛藤,癡意便自負。求其道德尊,如師蓋希有。愿傅上乘人,永光臨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