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層山的詩詞(1376首)

    341 《題于省吾山居讀書圖》 近代·陳三立

    玩世窮年簿領間,茅庵佳處托荊關。
    藏身一影如文豹,霧雨層層海上山。

    342 《陪鄭明德倪元鎮游天平山四首》 明·袁凱

    高臺千尺對層巒,只許吳王醉里看。
    山色不隨勾踐去,游人還得倚闌干。

    343 《書北山精舍壁》 明·袁凱

    夙昔慕幽曠,中年值奔走。
    及茲始知返,顧已成皓首。
    茲為山水選,風氣固深厚。
    崒嵂皆巘崿,綿邈盡林藪。

    344 《孤山詩二首》 宋·釋智圓

    峭拔湖心起,湖心四望通。
    盤根入巨浸,疊翠點寒空。
    勢迥侔蓬島,層危敵閬風。
    僧樓籠淡霧,雁塔礙飛鴻。

    345 《孤山詩二首》 宋·釋智圓

    勢與群峰絕,崔嵬幾倦登。
    波澄涵倒影,云盡露危稜。
    景象全勝畫,林泉斗屬僧。
    何人憑郡閣,西望翠層層。

    346 《出道場山途中作》 宋·釋智圓

    獨下層巒景物秋。
    依依云木似相留。
    孤舟曉泛平波去,更為青山一轉頭。

    347 《寄題職方周員外廬山笑臺》 宋·宋庠

    周郎有舊隱,遠在南山陲。
    一笑偶為樂,九層遂成基。
    旁連醉令石,卻眺社僧碑。
    地遠云物秀,巖深松桂滋。

    348 《送妻兄任以道赴房州竹山尉四首》 宋·項安世

    凄涼怕折腰,彼蓋村夫子。
    誰能九層以,不用累士起。
    旌旗野色中,鉦鼓霜風里。
    古來丈夫事,勿嘆百僚底。

    349 《次韻蘇主管大礬山歌》 宋·項安世

    我昔典司群玉峰,中有一峰如此雄。
    層珪累璧以億計,垂棘縣黎知幾重。
    瑤墀日上光煜爚,琪樹風過聲冬瓏。
    依稀西母翳白鳳,彷佛波神驅玉龍。

    350 《游齋山》 宋·項安世

    半生作夢身初到,此日游山興可知。
    小蓋曲穿楊柳岸,平輿斜掠槿花籬。
    層軒俯瞰人寰狹,陰洞幽尋古路危。
    滿寺留題誰最警,南唐人寫晚唐詩。

    351 《南巖悟禪老見于山中烹玉糝羹》 宋·王铚

    我家峰頭最高層,落葉蒼苔不可登。
    清坐與師烹玉糝,千巖風雨夜深燈。

    352 《山中》 宋·張嵲

    深夏遠林黑,溶溶云動山。
    晚川澄眾影,霽色潤層巒。
    地靜知秋至,衣輕覺暑闌。
    居山非有意,偶托即身安。

    353 《上楮平山》 宋·張嵲

    層陰生萬里,歲晚嵐霧昏。
    終日轉盤道,那知入寒云。
    忽上最高頂,劃見眾山繁。
    嵯峨插蒼旻,迫窄塞厚坤。

    354 《上二溪山》 宋·張嵲

    積雨連日夜,敢謂今旦晴。
    綠彩泛林端,愛此朝景明。
    晨炊肅徒馭,結束方上征。
    千巖屹穹隆,萬壑臨崢嶸。

    355 《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 宋·張镃

    每到山堂懶作詩,今朝詩興覺偏宜。
    層林颯還陰填戶,亂石巃嵷翠繞池。
    猛欲近前聞紫燕,忽聽高處囀黃鸝。
    風鈴不必檐間語,境界非凡我熟知。

    356 《自錫山歸舟中三首》 宋·張镃

    帆腰風便得歸程,天末層云暗又明。
    淺色雞兒深色草,知誰教汝喚詩成。

    357 《懷茅山寄句容江大夫》 宋·劉宰

    昔朅三茅君,蹇步窮躋攀。
    是時秋已高,爽氣薄千山。
    三峰斂神秀,突兀超塵寰。
    世變逮狂秦,風俗如髦蠻。

    358 《花下作字付葉柘山使者》 宋·王镃

    花蘚層層潤石床,綠陰多處自生涼。
    閑將筆染茶醾露,寫得春辭滿紙香。

    359 《錦屏山》 宋·林景熙

    錦障郁嵯峨,秀出城之西。
    直是神氣積,宛若屏障開。
    蒼翠接重壤,上與浮云齊。
    幽花被晴壁,古樹欹層崖。

    360 《游九鎖山·大滌洞天》 宋·林景熙

    九鎖絕入寰,一峰聳天柱。
    自從開辟來。
    著此洞天古。
    奇石千萬姿,元不費神斧。

    * 關于層山的詩詞 描寫層山的詩詞 帶有層山的詩詞 包含層山的古詩詞(13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