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尋道者的詩詞(311首)

    61 《壁侍者歸自廬山以詩間訊》 宋·徐端

    壁公挑云廬山去,自我不見今三年。
    出家本是丈夫事,成佛不作文章禪。
    西竺東震非道二,心宗教意難言傅。
    何進尋我青陽嶺,分我一滴廬山泉。

    62 《饒州道上》 元·何中

    新晴破積陰,淑氣泛行襟。
    千里山河眼,百年耆舊心。
    霞飛滄海遠,煙入綠村深。
    學劍江東者,茫茫不可尋。

    63 《對月憶滿子權》 宋·王令

    長風掠海來,吹月散百鏈。
    青天豁四碧,云靄不容緣。
    窗軒颯先秋,露氣入簟扇。
    寬庭生夜涼,蚊口不得擅。

    64 《送孔先生還山》 宋·韓維

    先生樂道者,于世澹無欲。
    高風自絕人,正行不違俗。
    朅來城闕游,不受麈事觸。
    目久望林壑,駕言反幽筑。

    65 《游下巖崇封院》 宋·程公許

    石扉深鎖一龕云,未必人間只履存。
    持缽欲尋劉道者,鏌铘不住刻舟痕。

    66 《滿庭芳 和芝陽靈元子衛信道韻》 元·馬鈺

    放懶生涯,欣慵活計,起心念念慈悲。
    而今不肯,摘葉更尋枝。
    撇下之乎者也,的端認、蓮出青泥。
    閑閑里,捫心自忖,有似遇良醫。

    67 《道成歸 藏頭贈岳秀才》 元·馬鈺

    年苦志不求奇。
    公尋者希。
    夷猛悟笑微微。
    華枉用機。
    予偃,嬰肥。
    宮祥瑞圍。
    傳心印謹相依。
    靈神自飛。

    68 《客有折秋香來桂隱者喜成七言呈以道》 宋·張镃

    半紀移居野水旁,年年嘗為木樨忙。
    若非老樹從頭發,安得西風徹骨香。
    數朵折來猶甚愛,滿林開后得無狂。
    今番莫把尋常比,一段清香兩主張。

    69 《徐州洪蘇墨亭書坡老石刻后(有序)》 明·李東陽

    “郡守蘇軾、山人張天驥、詩僧道潛月中游”題名十六字
    ,在徐州百步洪岸石,石半入水,水落輒隱隱見沙沫間,篙師漁人不能識,而崖石險絕,又非士大夫所暇尋閱者,故于世無傳焉。

    70 《過李景安論詩為作長句》 宋·方回

    三百年來工五七,追雅媲騷誰第一。
    獨聞彭城陳正字,向來得法金華伯。
    終古不朽語言在,以詩教人人不識。
    善學少陵而不為,殆如孟子不言易。

    71 《題履道兄古松圖》 宋·釋文珦

    屏間何人畫四松,高標半在煙云中。
    人來盡作真松看,槎枒古怪勢不同。
    一株連蜷如老龍,曾見於康廬窈窱之深峰。
    兩株橫斜蒼黛色,曾見於雁蕩高寒之絕壁。

    72 《幾夜》 宋·釋文珦

    幾夜自聽松雪響,西峰道者不曾來。
    今朝擬得尋幽話,溪路清寒卻又回。

    73 《贈別太臻禪者》 宋·釋重顯

    武陵山水何秘邃,元化功兮不容易。
    壇曾善卷韜龍光,洞亦桃花副麟趾。
    仍思昔日吾祖浩浩提綱宗,消息曠斷寰宇空。
    又聞高大舜讓公器,祥瑞卻生薦葦叢。

    74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道者強名立,清虛隱顯深。
    欲行千里路,別探一般心。
    景象空天遠,何勞意馬尋。
    玄談通智慧,曩動至從今。

    75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道者強名立,清虛隱顯深。
    欲行千里路,別探一般心。
    景象空天遠,何勞意馬尋。
    玄談通智慧,曩動至從今。

    76 《謝葉英州惠石山更托尋置絕品埏》 宋·曾豐

    梅雨酣夜眠,槐風豁朝起。
    應門絕傳聲,外有夸娥氏。
    背負小崢嶸,云自西北至。
    浣櫛出問誰,乃拜公所饋。

    77 《桃花源記》 魏晉·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復前行,欲窮其林。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生活理想

    78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79 《永州八記》 唐·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記自余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辭賦精選山水游記

    80 《張衡傳》 兩漢·范曄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
    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
    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
    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高中文言文贊美寫人傳記

    * 關于尋道者的詩詞 描寫尋道者的詩詞 帶有尋道者的詩詞 包含尋道者的古詩詞(31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