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寒梅枝的詩詞(1004首)

    281 《賦梅奉呈陳太博》 宋·白玉蟾

    霜清木脫嫩寒森,驚見孤英吐竹林。
    不負雪期如有信,偶先春事本無心。
    月橫瘦影池塘淺,風遞微香院落深。
    莫問調羹并止渴,枝枝且愜醉來簪。

    282 《折梅二首》 宋·白玉蟾

    一朵寒香已自奇,高丫兩朵更清姿。
    樹前樹后花都絕,折了南枝折北枝。

    283 《詠梅花》 南北朝·庾信

    常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里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284 《舟行湘岸見早梅盛開》 宋·張舜民

    江上籬邊見早梅,天寒地暖數枝開。
    為憐北客漂流遠,偷報東君信息回。
    香氣輕於新釀熟,襟懷重似故人來。
    舟中莫問無兼有,急急呼兒貰酒杯。

    285 《梅花》 宋·劉過

    凍云垂垂雪欲落,雨澀風慳如此寒。
    分折南枝與君著,老夫自要北枝年

    286 《次韻王山甫春日出郊探梅》 宋·王之道

    倚竹有佳人,天寒玉肌溫。
    永懷經年別,及此春日暄。
    幽閒誰與娛,依依映丘樊。
    計臺二三友,才高工撥繁。

    287 《鄭元亞新居面梅開軒諸子讀書其間名曰擢英》 宋·朱翌

    紛紛百卉不須栽,一見論交正有梅。
    詩興已從東閣動,山寒并許北枝開。
    影橫窗紙月為友,香著硯屏春共來。
    庭下芝蘭爭秀發,對花君但莫停杯。

    288 《題梅花小禽圖》 明·劉基

    三鳥翩翩海上來,一雙飛去入瑤臺。
    可憐鎩羽空山里,獨立寒枝怨野梅。

    289 《宜秋軒梅》 明·楊基

    萬松嶺上梅千樹,踏雪年年看花去。
    湖邊十里翠裙腰,盡是看花醉眠處。
    花今憔悴不如前,人亦飄零二十年。
    夢魂不到西湖上,春色自繞南枝邊。

    290 《賀新郎·梅蕊依稀矣》 宋·韓淲

    梅蕊依稀矣。
    歲華深、然但把,杖藜閑倚。
    山繞荒林紅葉下,落日孤城煙水。
    意興寄、云何則是。

    291 《次韻趙表之道中見梅之作二首》 宋·李彌遜

    近水疏籬竹半侵,枝南枝北弄晴陰。
    不因老眼分明見,辜負凌寒一寸心。

    292 《梅》 宋·曹勛

    吾家舍西多此梅,白玉花綴棠棣枝。
    冒寒糝糝已蘊玉,自開及謝酒屢持。
    羈棲臨安三換歲,向來一醉知無期。
    君家此花富冰艷,舉觴折贈如云披。

    293 《冬至前月赴季父梅花之集與韓蒲向憲唐干諸人》 宋·胡寅

    今年共嘆物華遲,春信孤根獨早知。
    未到書云十五日,已看綴雪兩三枝。
    寒午宛是臨風好,冷艷還於照水宜。
    莫待江頭千樹暗,只今攜酒正當時。

    294 《雪后觀梅》 宋·吳芾

    雨聲才歇雪漫漫,深恐梅花不耐寒。
    破曉踏泥來問訊,細看枝上喜平安。

    295 《和任司理賞梅》 宋·吳芾

    平生愛梅花,嘗有花前諾。
    花亦知我心,臭味頗相若。
    對花輒痛飲,席地天為幕。
    常恐風雨摧,有負東君托。

    296 《和紫巖老雪中觀梅》 宋·吳芾

    清寒地館靜沉沉,慘淡江梅弄晚陰。
    雪里有誰能載酒,花前無語自傷心。
    低枝似欲迎人笑,清賞何妨倚樹吟。
    況有爭妍佳句在,愈撩詩思不能禁。

    297 《賞梅偶成》 宋·吳芾

    一冬準擬賞江梅,直至如今始見開。
    已怪輕寒勒春住,更憂橫雨把花摧。
    相攜且看枝頭雪,共坐聊傾樹不杯。
    況是公庭無個事,何妨一醉習池回。

    298 《尚善再用韻訪梅》 宋·李洪

    不憚詩催白發生,年年梅綻酷留情。
    寒枝幻出橫斜影,舊曲猶堪一再行。
    越嶠云霾春最早,西湖煙水夢尤清。
    他年相望千山阻,公在鑾坡我退耕。

    299 《紅梅》 宋·樓鑰

    南枝零落北枝殘,失喜新蕤苦耐寒。
    莫道北人渾不識,南人幾作杏花看。

    300 《見賣梅花者作賣花行》 宋·趙蕃

    連日陰風作許寒,晚來妍暖似春闌。
    十分待放梅花否,留我數枝歸到看。

    * 關于寒梅枝的詩詞 描寫寒梅枝的詩詞 帶有寒梅枝的詩詞 包含寒梅枝的古詩詞(100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