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戲中興,駐蹕東南。江沱之安,匪帝所堪。飆起霆驅,沛澤以甘。慰于望霓,意則可探。
帝淳熙兮重華,燦璧跗以秀荂。根六藝兮正以葩,蔽一言兮思無邪。噫后人兮誰耶,有臣甫兮不浮心夸。窮不詘兮之死靡他,志不忘君兮于天之涯。
鴻荒有開,昉頡鳥跡。字學之興,亦既象物。漢有議郎,曰臣蔡邕。帛書發奇,出淳古蹤。
乾德之五星,旋于降婁,開文祥兮。太常之英姿,跨頡歷籀,開大荒兮。
疏篁陰陰,長松矯矯。苔靜云閒,山清月皎。樂以心會,興因天隨。以詩觀詩,是謂管窺。
四海如春,時維帝心。遇特而感,其傳至今。宮扇之存,有此神翰。原揚仁風,慰彼涂炭。
赫蹄之紙,幅不盈咫。字雜眾體,詩具二美。不軼不毀,相維天只。意質功偉,有志視此。
古者賦詩,惟以言志。或陳卒章,或摭首意。惟圣秉籙,啟于多艱。北鄉之悲,鑾輿未還。
偉王人之典學,本天縱之多能。續六藝之絕業,環諸儒而講明。璧跗蔚其流芳,瓊字煥其騰英。居蠖濩而儲精,炳龜龍而效靈。
長松落落雪霜姿,欲往欲之我所思。剝啄始知摩詰病,推敲誰話賈僧詩。可羞吾事蚊虻等,坐失先生雞黍期。細雨斷云秋晚路,此情猶有菊花知。
毫端五色織成章,皎皎清標月照梁。再戰文場推定霸,一經書法首尊王。鞭揚瘐嶺梅花早,梯上寒宮桂籍香。師道自居吾豈敢,所期竹帛遠流行。
英英天上云,洞洞天下谷。皎皎谷中人,精神皎如玉。卷舒一何心,怡悅亦自足。朝采孚丹砂,夕氣被林麓。
潔白心如玉,寬和氣似春。索居當晚歲,取友得斯人。婺女書難再,泉南跡已陳。天高不可問,反袂獨傷神。
能吏今非少,純儒古亦稀。斯人胡不壽,吾道豈其非。才自堪時用,心難與義違。九原無起日,誰復可同歸。
紫江好兄弟,才名瞻由偶。所自今成國,家風播人口。巋然翹女宗,慈儉猶龍守。賃廡攬勝區,娛抱天能厚。
經藝尊詩學,書林眷講臣。禮將恩并渥,道與日俱新。圣問臨篇裕,王風即席淳。妙談開寶帙,高宴寵華紳。
已作分攜計,尤傷送客歸。經行汝南郡,為問漢陰機。晚菊饒秋色,丹楓帶恨飛。平生無別淚,相對倍沾衣。
晚岸云低月,相隨照夢歸。行藏嘆人境,開闔在天機。身與江山遠,書尋鴻雁飛。薄情怨青女,偏解透征衣。
牛羊日夕鳥知還,休說年時玉筍班。四皓亦嘗空老去,二疏不在共功間。修書尚覺歸期晚,隱幾兼忘永日閒。況有宸章長對越,昭回云漢不違顏。
客去朝酲惡,詩來晚思和。名花如洛上,佳句近陰何。雨故妨新火,春應墮夢柯。莫將行樂地,蝸角動干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