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宗詩的詩詞(131首)

    81 《和韻仲宗天寧見懷月馀臥病橫山得其詩頗動念》 宋·李彌遜

    病逢木上坐,攜我曲欄行。
    遠水兼潮闊,層山帶角橫。
    秋隨北雁到,愁向暮蛩生。
    正怯騷人句,詩壇莫浪盟。

    82 《仲宗訪我筠溪出陪富丈粹之游天宮詩見索屬和》 宋·李彌遜

    作伴仟翁覓轉春。
    凈坊俱現宰官身。
    蘭亭夢想如三月,蓮社追游少一人。
    雨磴勞君鳴屐齒,風軒為我掃衣塵。
    應憐野老聞韶后,旋束蔬腸學練津。

    83 《甲辰歲進詩一編孝宗許其清新翌旦宣諭宰執召》 宋·姜特立

    午漏奏新詩,昕朝召節飛。
    若非梁武帝,誰識謝玄暉。

    84 《甲辰歲以詩一編進孝宗圣語且許其清新驟蒙擢》 宋·姜特立

    襄陽孟浩然,床下謁至尊。
    一語不合意,放還歸里門。
    我詩雖不工,騎馬入帝閽。
    飽暖自茲始,永懷明主恩。

    85 《和宗秀才惠詩七首》 宋·廖行之

    五世儒冠愧甲門,池浪何意濯塵纓。
    不嫌山鬼揶揄笑,寧得齊兒舒緩名。

    86 《和宗秀才惠詩七首》 宋·廖行之

    吾祖元豐一桂枝,百年門戶尚余輝。
    箕裘敢說韋平事,且學寬饒衣短衣。

    87 《和宗秀才惠詩七首》 宋·廖行之

    正學心端不論材,吁嗟媒祿漫梯階。
    歲寒萬木多摧折,凜凜喬松不可理。

    88 《和宗秀才惠詩七首》 宋·廖行之

    千戶侯封有國權,裁能姜韮當畦千。
    如今誰是凄涼尉,卻有新詩可手編。

    89 《和宗秀才惠詩七首》 宋·廖行之

    平生南岳望重湖,煙靄蒼茫認有無。
    可是能來訪苗俗,只今風化已唐虞。

    90 《和宗秀才惠詩七首》 宋·廖行之

    藉甚家聲杜小冠,公候袞袞照門闌。
    培風小作湖山隱,九萬扶搖正好看。

    91 《和宗秀才惠詩七首》 宋·廖行之

    有道如君方杜門,無能慚我亦乘軒。
    殷勤好在經綸學,早晚親承雨露恩。

    92 《王亢宗自玉山寄二詩次韻報之》 宋·趙蕃

    孰計還家底許居,政猶秋雨墮芙蕖。
    只今敢謂歲不與,自省從來術故疏。
    芻秣可憐哀病顙,江湖寧得欠舂鋤。
    小舟已向山陰去,但遣和詩慵報書。

    93 《王亢宗自玉山寄二詩次韻報之》 宋·趙蕃

    一官偶落大江西,名姓摧藏肯愿知。
    取友但論詩好惡,逢人不說位高卑。
    殷勤愧子能相覓,邂逅起予還有詩。
    是物解窮無苦嗜,恐教盛業枉明時。

    94 《和王宗卿白兔詩》 宋·葉適

    鴉帶初陽照廣津,兔隨斜月滿虧輪。
    瑞登韓筆名尤重,喜動歐吟事轉神。
    不道奇毛妒霜雪,應知雅意合松椿。
    龜年鶴歲猶嫌少,獻與尊堂別紀春。

    95 《趙和宗挽詩三首》 宋·曹彥約

    壯日民師帥,中年國典刑。
    六分名郡竹,兩粲使華星。
    彩戲方娛侍,丹旌忽篆銘。
    空馀泉一滴,萬古嘆清泠。

    96 《趙和宗挽詩三首》 宋·曹彥約

    三桂先猷遠,公來應瑞芝。
    子能傳世業,令欲偏孫枝。
    笏盛床應滿,端闿橐已持。
    掛冠猶進秩,天意卜深知。

    97 《趙和宗挽詩三首》 宋·曹彥約

    匯水夸同邑,桐江事事賢。
    骨寒誰與地,言重卻箋天。
    游宦常千里,歸來共一川。
    西門今日路,忍淚入資延。

    98 《和德夫治中林宗諭雪詩簡黃制卿》 宋·鄭清之

    齋壇將禱肅熊貔,一縷忱恂六出奇。
    云欲商量驚先路,雨方收卷避催詩。
    冰花肯斅梅妝額,風絮嫌隨柳獻眉。
    鹽虛玉龍莊語在,愿光遠業瑞昌時。

    99 《寄謝叔通宗兄題耕隱詩韻》 宋·劉學箕

    云隴躬耕新雨足,東阡南陌水奫淪。
    市朝軒紱秋多事,鹿豕漁樵欣與聆。
    我欲為謀三畝地,君能來共一犁春。
    蚤知世路風波險,挽首無令愧野人。

    100 《宗博宮講何丈以諸賢所賦清賦堂詩軸示教借和》 宋·程公許

    避影惡木陰,忍渴貪泉水。
    君看象渡河,步步須徹底。
    士當秉特操,盛行貴知止。
    佳境著蔗根,甘或起瓜蒂。

    * 關于宗詩的詩詞 描寫宗詩的詩詞 帶有宗詩的詩詞 包含宗詩的古詩詞(13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