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歷四弦分,重來上界聞。玉盤飛夜雹,金磬入秋云。隴霧笳凝水,砂風雁咽群。不堪天塞恨,青冢是昭君。
十指纖纖玉筍紅,雁行輕遏翠弦中。分明似說長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風。
煙雨海棠花,春夜沈沈酌。寒食清明數日間,人也須行樂。不怕笛聲長,只怕風兒惡。燭影紅酣寶篆香,樓上黃昏角。
古詩三百首寫花寓人愛情
數弦已品龍香撥,半面猶遮鳳尾槽。新曲翻従玉連鎖,舊聲終愛郁輪袍。夢回只記歸舟字,賦罷雙垂紫錦絳。何異烏孫送公主,碧天無際雁行高。
王郎西去路漫漫,野店無人霜月寒。淚盡粉箋書不得,憑君送與卯君看。
著意朝云復暮云。良宵留住宋東鄰。玄霜玉杵期無定,高燭明妝賞更新。團扇曲,畫梁塵。萬家秋氣一家春。月光不照金尊里,只為夭繞醉得
往歲見此花開遲,手擷群芳因醉嗅。今來須約爛熳看,及過風雨又已後。主人為我特殷勤,架底深深掇孤秀。密枝陰蔓不爭開,薄紅細葉尖相斗。
古路斜陽廢城,斷碑荒草殘塋。莫嗔童豎樵牧,不識先生姓名。
駕雞棲尾隼輿行,取次亭臺若幻成。五畝季方榮獨樂,一麾侯豈厭承明。芳時別駕聯鑣出,歸晚華燈夾道迎。留得廣平春卻否,傳聞已有璽書旌。
偶陪小隊謝池行,云澹風輕雨未成。夢草詩情全老退,見花病眼尚分明。即今樵笛村童和,當日金蓮院吏迎。得向騷壇分半席,絕勝一品與三旌。
宣獻業文學,嘗作調羹鹽。藏書百千帙,傳世惟清廉。東堂得春和,花卉晨露沾。之君延賓從,當晝褰珠簾。
三年惠政留巖邑,千里歸舟犯惡灘。烏鵲信傳知漸近,白鷗盟在未應寒。
流年忽忽雙蓬鬢,薄宦紛紛一旅亭。惟有長官衫色在,至今猶與眼俱青。
知稼堂中一味閑,卷簾終日臥看山。雖無微祿供貧病,幸有新詩伴往還。
不比人心驚歲移,且看雁影逐春歸。明朝已辦椒花頌,相對一尊忘是非。
湖北終連北,辰州是古州。故家唯宋民,舊物有書不。幾踏緣江路,頻登小閣幽。雖微少陵句,不減浣花頭。
憶我辰州友,英英李宋梁。參差由百拽,悵望到三湘。邂逅書能寄,追隨辱未忘。南山如訪舊,下有老耕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