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安抵的詩詞(166首)

    1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2 《安德山池宴集》 唐·楊續

    狹斜通鳳闕,上路抵青樓。
    簪紱啟賓館,軒蓋臨御溝。
    西城多妙舞,主第出名謳。
    列峰疑宿霧,疏壑擬藏舟。
    花蝶辭風影,蘋藻含春流。
    酒闌高宴畢,自反山之幽。

    3 《安德山池宴集》 唐·上官儀

    上路抵平津,后堂羅薦陳。
    締交開狎賞,麗席展芳辰。
    密樹風煙積,回塘荷芰新。
    雨霽虹橋晚,花落鳳臺春。
    翠釵低舞席,文杏散歌塵。
    方惜流觴滿,夕鳥已城闉。

    4 《長安路(一作韓翃詩)》 唐·皇甫冉

    長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
    結束趨平樂,聯翩抵狹斜。
    高樓臨遠水,復道出繁花。
    唯見相如宅,蓬門度歲華。

    5 《長安道》 唐·麹信陵

    朱門映綠楊,雙闕抵通莊。
    玉珮聲逾遠,紅塵猶自香。

    6 《歸長安》 唐·許渾

    三年何處淚汍瀾,白帝城邊曉角殘。
    非是無心戀巫峽,自緣□臂到長安。
    黔江水暖還曾飲,楚岫云深不識寒。
    大抵莫教聞雨后,此時腸斷不應難。

    7 《水調歌頭(辛丑送胡子安赴遠安)》 宋·李曾伯

    風卷江湖浪,舉足是羊腸。
    峽山知在何處,榛莽更凄涼。
    不為淵明五斗,直為班超萬里,雅志未能忘。
    耿耿富襟抱,行計有詩囊。

    婉約孤獨懷人

    8 《菩薩蠻(別劉朔齋后寄詞,時朔齋抵峽山拾遺詞至)》 宋·李公昴

    云山疊疊雙眸短。
    夢魂夜趁行人遠。
    千里共襟期。
    吟風飲月時。
    碧溪穿翠峽。
    雪意蓬蕭颯。
    安得翅飛來。
    沖寒同訪梅。

    9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10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11 《自淮陽還里中抵舍一夕即為通川之行》 宋·張紹文

    喜得歸來席未安,又攜書劍上江干。
    莫陪親戚話情愫,空指溪山說肺肝。
    客路幾程來杳杳,天涯二棹去漫漫。
    故鄉又被江云隔,寫得詩成欲寄難。

    12 《丙寅歲秋再抵長松奉等慈師入城作詩記一時事》 宋·李薰

    前來送師歸,今日迎師去。
    送迎我何勞,師乃困行路。
    天公將歸誰尤,耗釋此下土。
    一水禍未忘,旱勢復如許。

    13 《恭次家大人初抵季海陵官舍之韻》 宋·孫應符

    生於陵者自安陵,可事驅馳較驛程,卻望鄉山千里隔,共看淮月一輪明。
    官閑足遂吟呼樂,俸薄休形難息聲。
    最幸一家仍聚首,不須嗟弟與瞻兄。

    14 《恭次家大人初抵季弟海陵官舍之韻》 宋·孫應求

    舟渡金山過廣陵,灣頭略可計淮程。
    回瞻建業祥煙繞,北望長安落日明。
    野曠春農虛地力,霜清曉角動邊聲。
    中原讎恥非難復,子弟皆思死父兄。

    15 《安期生?并引?》 宋·蘇軾

    安期生,世知其為仙者也,然太史公曰:蒯通善齊人安期生,生嘗以策干項羽,羽不能用,羽欲封此兩人,兩人終不肯受,亡去。
    予每讀此,未嘗不廢書而嘆,嗟乎,仙者非斯人而誰為之。
    故意戰國之士,如魯連、虞卿,皆得道者歟?安期本策士,平日交蒯通。
    嘗干重瞳子,不見隆準公。

    16 《安期生》 宋·蘇軾

    安期本策士,平日交蒯通。
    嘗干重瞳子,不見隆準公。
    應如魯仲連,抵掌吐長虹。
    難堪踞床洗,寧挹扛鼎雄。

    17 《安肅軍》 宋·范成大

    從古銅門控朔方,南城煙火北城荒。
    臺家抵死爭溏濼,滿眼秋蕪襯夕陽。

    18 《長木夜行抵金堆市》 宋·陸游

    夜行長木村,重霧雜零雨。
    濕螢黏野蔓,寒犬吠云塢。
    道壞交細泉,亭廢立遺堵。
    時時過農家,燈火照鳴杼。

    19 《正月十二日自房州城遇虜至奔入南山十五日抵》 宋·陳與義

    久謂事當爾,豈意身及之。
    避虜連三年,行半天四維。
    我非洛豪士,不畏窮谷饑。
    但恨平生意,輕了少陵詩。

    20 《長安春日》 宋·寇準

    淡淡秦云薄似羅,灞橋楊柳拂煙波。
    夕陽樓上山重疊,未抵愁春一倍多。

    * 關于安抵的詩詞 描寫安抵的詩詞 帶有安抵的詩詞 包含安抵的古詩詞(166首)
    chengrenyouxi